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村民为母做寿被村委会罚款:年龄不在许可范围

评论: 0|来自: 新京报

摘要: 曹仁成提供的罚款单显示,650元罚金的名目是,违规办寿宴认识费。受访者供图捏着一沓回头钱,曹仁成还是觉得有些恍惚。他是四川宣汉县南坝镇龙湾村的农民。今年8月10日,由于替母亲操持了一场寿宴,曹仁成遭 ...

曹仁成提供的罚款单显示,650元罚金的名目是,违规办寿宴认识费。受访者供图

捏着一沓回头钱,曹仁成还是觉得有些恍惚。

他是四川宣汉县南坝镇龙湾村的农民。今年8月10日,由于替母亲操持了一场寿宴,曹仁成遭到了村委会的罚款处理。龙湾村村委会的处罚依据是,当地的村规民约——村中老人逢80岁或90岁才可操办宴席。而曹仁成的母亲,今年87岁,并不在许可范围内。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昨日下午,曹仁成告诉新京报记者,村里已打发人将650元交还到自己手中。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雾示,尽管村规民约由村民会议审议通过,对村民有一定的约束力,但由于村组织并非国家行政机关,因此没有行政执法权,也就是说,并不具备罚款的权力。

事件

不成文的村规

曹仁成没想到,中午刚摆完酒席,下午村里的罚款电话就来了。

今年8月10日,他在南坝镇上一家酒店,为87岁的老母亲办了场宴席。一百多位参加的宾客中,除了亲戚朋友,大部分是乡邻。排场并不大,标准也不高,共13桌,花了不到3000元。曹仁成说。

宴席结束后,他前脚回到家,后脚就接到了村主任曹一伦的电话。曹仁成回忆,村主任在电话中称,由于违规办酒违反村规民约,因此要对其罚款,标准为每桌50元。

村长所说的村规,指的是村里曾经通过村民大会,统一宣布的一条规则:村中老人逢80岁或90岁才可操办宴席,否则将会被处罚。龙湾村多名村民证实,的确有这么一条规定,但并未明确如何处罚,也并未落到纸上。

我只是个普通农民,只因给老母亲办了一次寿宴,就被罚款。曹仁成说,尽管掏了这笔钱,依然觉得有些憋屈。

他提供的一张罚单中显示,今年8月12日,650元的罚金以现金形式,转入了南坝镇龙湾村村民委员会的对公账户中。而这笔罚款的名目,则被标注为违规办寿宴认识费。

南坝镇纪委曾表示,这笔认识费,直接转入村集体收入账目,用于村里的公共性支出。

回应

为遏制频繁吃请

当地为什么会定这样一条村规?在接受四川当地媒体采访时,南坝镇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解释称,近些年来,当地居民办宴席请客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一位老人过寿,三个儿子操办三次寿宴的现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为制止办宴席的风气,当地在制定村规民约时,参照了对党员和干部办酒席的规定。比如,家里子女结婚、老人去世时可以办宴席;老人在80岁和90岁时可以办酒席。符合要求的住户,须先向当地村委和社区写申请备案,且数量不得超过40桌。

龙湾村一位村民证实,村里的人情往来,动辄一两百元,频繁的宴请,给部分村民在经济上造成压力。

此前,达州当地媒体曾报道,龙湾村民曹某,不仅为儿子举办升学宴,还替母亲操办寿宴,加重了相邻群众经济负担和乘车安全隐患,群众对此意见很大。曹仁成承认,报道中的曹某,就是自己。他表示,在母亲的寿宴上,自己共收取了超过万元的礼金。

尽管收了不少礼金,但曹仁成看来,自己并非党员干部,宴请的也大多是亲朋乡邻,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有些苛刻。

8月24日晚,南坝镇政府通报称,决定责成龙湾村村委会将650元认识费悉数退还当事人;同时,对曹仁成进行了批评教育。此外,南坝镇政府将会同民政、法制等部门,指导各村认真制定并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宴席之风,树立文明节俭的新风尚。

■ 追问

村规是否有强制约束力?

专家称,一定程度上对村民有约束力,但侵犯村民权利的条款无效

村规民约,指的是村民群众为维护本村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等而制定的,用以约束规范村民行为的一种规章制度。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雾示,村规民约基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授权制定。因此,只要不与现行法律冲突,不侵犯村民权益,在得到村民会议的认可并通过后,在一定程度上,对村民是有强制约束力的。

不过,合法性是村规民约的基本要求。如果村规民约中含有侵犯村民权利的条款,即使已通过村民会议的多数同意,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

在龙湾村村民违规办酒席被罚款事件中,该村的村规民约不仅规则不清,且在具体执行中,出现了办寿宴被罚款这种显然与社会公序良俗相悖的案例,因此,这样的村规是违规在先,村民并不需要照搬执行。

村组织是否有权罚款?

专家称,村委会并非国家行政机关,没有行政执法权,更无罚款权

朱巍介绍,尽管曹仁成被罚的具体条目为违规办寿宴认识费,但这并不能改变其罚金的本质。而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本身并非国家行政机关,也就没有行政执法权,更没有罚款权。也就是说,村委会这一做法,本身并不合法。

对村民具有普遍约束力、被称之为不是法律的法律的村规民约,应该由谁来监管?朱巍称,村规民约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行为约定,由村民自行制定和遵守,对于与法律相违背,或者不符合相关程序的,地方民政部门应当及时纠正。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宣汉县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这类村规民约,一般由村民会议集体通过,很多没有成文的条款,其收效往往高度依赖于村委会的权威或村民的自觉,民政部门对此仅有指导职能,在日常也就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

■ 相关新闻

四川富顺村规民约:子女不孝大喇叭通报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各地频发因村规民约而致争议的事件。

早在2014年,为解决村里出现的小偷小摸、不孝敬父母等有违道德、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四川省富顺县童寺镇凰凤村村委会制定了一份村规民约,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凰凤村的村规民约共有24条,包括社会治安、消防安全、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五大方面的内容。对违反规定者,尚未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轻者批评教育;而对于不孝敬父母等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行为,给予100元到500元处罚,同时利用村公示栏和大喇叭进行通报批评。

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村支书张义平表示,用大喇叭曝光不孝子女,是村民商量决定,并一致同意的办法,只要不违反法律,村里将一直坚持下去。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煜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28 05:42 , Processed in 0.18305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