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2021食品安全热点三:临期食品受热议,市场火热勿变质

评论: 0|来自: 中国经济网

摘要: 图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6日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超开始设置临期食品销售专柜,甚至不少城市悄然兴起了临期食品专卖店、临期 ...

图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6日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超开始设置临期食品销售专柜,甚至不少城市悄然兴起了临期食品专卖店、临期食品折扣店,但在市场呈现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下,也逐渐暴露出部分临期食品产品包装不合格、货源不明、以次充好等问题。

  如何在践行反食品浪费法的同时正确引导临期食品市场规范化发展?1月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1年食品安全与降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对2021食品安全热点三:临期食品受热议,市场火热勿‘变质’进行了解读。

  临期食品市踌速发展同时暴露问题

  罗云波表示,临期食品通常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且未超过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在正确贮存条件下的临期食品,是可以正常销售的,其食品安全可以得到保障,且食品的品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食品经营者通过打折促销的方式,将临期食品集中销售,在有效避免食物浪费及经济损失的同时,也贴合了部分消费者对物美价廉商品的需求。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约300亿元。罗云波指出,临期食品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一、个别无良商家受利益驱使,篡改临期食品的生产日期,用过期食品冒充临期食品;二、部分消费者缺乏挑选临期食品的知识和经验,一次性购买大量临期食品,却无法在保质期内食用完,造成浪费;三、对于临期食品的界定,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界分级标准,政府在监管中缺乏相应的执法依据。

  中国经济网舆情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月1日至12月10日共监测到与临期食品相关的纸媒报道1358条,新闻网站文章2.7万余篇,手机APP消息2.7万余条,微信公众号文章1.4万余篇,微博原发、转发24.9万余条,博客18篇,论坛发帖1.2万余条。

  从舆情话题趋势图可以看出,4月29日,反食品浪费法公布实施,5月关于临期食品与反食品浪费的讨论热度较高。央视财经调查显示,临期食品成年轻人新宠,临期食品市场规模超百亿,该消息获得较多关注。6月21日,央视财经再就临期食品能否放心购买,长期食用是否有损降等问题采访专家进行解答,获得较多关注。

  从事件地域声量排行图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天津、江苏、重庆、山东等地区相关舆情热度较高。

  专家:临期食品管理待升级消费者购买需科学理性

  临期食品应分类管理,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罗云波表示,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良好的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等内容。对常规食品与临期食品要做好分类,并在销售时进行标示或集中陈列,让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安心。

  完善临期食品管理,强化市场监管,罗云波认为,国家相关部门应研究并制定临期食品的相关管理制度,对临期食品的期限做出界定,并明确行业准入门槛和经营规范。同时,建议对临期食品进行重点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检查,严查临期、过期食品翻新销售等违法行为。

  罗云波提醒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食品标签,确保其在保质期内,核实贮存条件,确认包装无破损、无胀袋、无漏气等现象,另外,应按需购买,避免大量囤积。

  相关链接:

  专题2021年食品安全与降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

本资讯标题,2021食品安全热点三:临期食品受热议,市场火热勿变质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1 11:09 , Processed in 0.0447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