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2021食品安全热点一:月饼减糖引风波 专家:0糖不是目标

评论: 0|来自: 中国经济网

摘要: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6日讯 1月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21年食品安全与降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 ...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6日讯 1月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21年食品安全与降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当前0糖、无糖饮料风靡市场,消费者应该如何理解和选择?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指出,减糖有益于降,食品工业有责任提供减少或不含添加糖的新产品,同时,减糖产品配方设计不当,可导致不良反应,0糖不该成为商家宣传的噱头,减糖需理性看待。

  0糖成为消费新宠 真的能减糖?

  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的降属性要求越来越高,减糖食品成为新的卖点。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减糖的需求,不少生产企业在产品配方上下功夫,使用代糖(甜味剂),既减了糖,又保留甜味。于是,在食品标签上就出现了无糖和0糖等吸引眼球的标识。

  中国经济网舆情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月1日至12月10日共监测到与减糖风波相关的纸媒报道451条,新闻网站文章2.4万余篇,手机APP消息2.2万余条,微信公众号文章1.7万余篇,微博原发、转发2.5万余条,博客28篇,论坛发帖1836条。

  从舆情话题趋势图可以看出,4月12日,某饮料企业因宣传0蔗糖致歉,引发了一定的舆论热度。9月9日,因中秋定制月饼用麦芽糖醇代替蔗糖,引发部分网友腹泻的事件,再次将舆情热度推向高潮。

  从事件地域声量排行图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新疆、广东、河南、湖南等地区相关舆情热度较高。

  需循序渐进 合理合规使用甜味剂

  近年来,我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降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重要政策文件,都将减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限制添加糖的摄入量,其应低于总能量的10%,且减少到5%以下会具有更多的降效益。对此,食品行业有责任也通过技术创新提供减少或不含添加糖的新产品。

  陈君石建议,食品工业的降转型,要基于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结合消费者饮食习惯等各方面因素统筹考虑。降饮食的关键是平衡膳食,应该从平衡膳食的理念来考虑能量摄入,而减糖则是控制总能量摄入的一个方面。 减糖需要循序渐进,一方面照顾口味适应逐渐减量,另一个方面是合理合规使用甜味剂。

  与此同时,他指出,减糖不应一刀切,而要采绕学的方式。科学减糖,重在厨房,可以在烹饪过程中逐渐减少食糖用量,适应和培养清淡口味,从而减少糖的摄入。此外,需要减少某些类别加工食品中的含糖量。

  陈君石提出,不鼓励食品企业以0糖无糖标识来吸引消费者,而要实实在在减糖,告知消费者采取什么措施减了多少糖或用了什么甜味剂。他建议,消费者要仔细查看配料表,确定产品的糖含量以及是否真的没有添加糖、是否使用了甜味剂以及用了哪种甜味剂。只要按规定使用甜味剂就是安全的。

  相关链接:

  专题2021年食品安全与降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

本资讯标题,2021食品安全热点一:月饼减糖引风波 专家:0糖不是目标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1 11:11 , Processed in 0.0428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