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记者调查!这些电商广告不可信

评论: 0|来自: 互联网

摘要: 明星同款的化妆品能让老人也长高的保健食品能让视力回到5.0的护眼贴…………这些网售商品是不是虚假宣传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微美益生官方旗舰店明星同款并非 明星代言微美益生官方旗舰店(北 ...
明星同款的化妆品

能让老人也长高的保健食品
能让视力回到5.0的护眼贴
…………
这些网售商品是不是虚假宣传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就此进行了调查

微美益生官方旗舰店

明星同款并非 明星代言


微美益生官方旗舰店(北京祖医堂国际咨询有限公司)主要售卖洗护及护肤用品类的商品,其中茜茜王妃美白祛斑笔及祛斑霜等热销商品在首页贴出了知名演员刘晓庆的照片,并标注为明星同款,对应商品的文字却介绍为金星同款。


图片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询问该店客服时,对方表示这不是明星代言,只是推荐商品。


在不同电商平台搜索茜茜王妃美白祛斑笔,记者发现商品首页显示的明星各有不同。推荐人还包括苗圃、周海媚、李勤勤等多位演艺明星。

而在商品评价区及社交平台,有消费者评论称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明星所用同款,才会关注到商品且购买使用,但却发现明星可能在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代言。


可见

不明就里的消费者

常将明星同款混淆为广告代言人

那两者到底有何差别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志伟。


概念上有差别

明星同款并非一个法律概念,是商家利用明星效应,强调所售商品系与明星所用相同款式,从而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所使用的宣传用语;


广告代言人,在广告法中有明确规定: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主体责任方面差异巨大

明星同款中,商家与明星通常未签署协议,商家可能并未得到明星授权,明星无需对商家发布广告的真实性负责;相反,商家冒用明星照片、视频的行为,还可能涉嫌侵犯公民肖像权等民事权利。


广告代言人通常与商家签署了代言合作协议,代言人享有独立代言及获取代言费用的权利,同时依据广告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在广告主发布虚假广告、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情况下,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赵礼杰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电商平台使用明星同款进行广告宣传,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电商平台对明星同款宣传页的使用事先经过了明星本人的同意,此种情况应视为明星以自己的名义或形象为相关商品做推荐,明星应属于广告法规定的广告代言人。


另一种情况是电商平台对明星同款宣传页的使用未经明星本人同意,此种情况由于其本人并没有对相关商品做推荐的意图和行为,明星不构成广告法规定的广告代言人。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第二种情况更普遍,而且所谓的明星同款甚至可能是仿制品,是商家杜撰或PS的明星同款。



奈氏力斯、自然城堡产品广告

频打增高擦边球


奈氏力斯营养保健旗舰店售卖的新西兰进口奈氏力斯乳矿物盐复合咀嚼片商品介绍图称挑战15cm,告别矮小,185以下进;


图片


自然城堡白云山营养降旗舰店售卖的NaturalCastle乳矿物盐可配长高钙片也在商品宣传页称挑战15cm,长高长腿;


图片


一家名为医德山研究院店铺,其产品宣传语中,提出6-60岁骨骼闭合也能高,医德山研究院专利。仿佛只要是身处在这一年龄段内,都有着继续长高的可能。


赵礼杰表示:


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增高产品宣传能让人再长高15cm,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显然违反了该规定。

另外,有些增高产品实际上属于药品或医疗器械,我国广告法第十六条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等内容,此类广告也涉嫌违反了相关规定。



白云山星群、予沫等护眼贴

视力回到5.0广告涉嫌 违规


市场监管总局在关于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从严查处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误导性表述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进行营销宣传的行为。


图片

谢正军/图


记者看到,在一电商平台的凡固旗舰店售卖的白云山星群护眼贴,在商品宣传页面称视力回到5.0视力没好,全额可退。页面介绍经白云山官方授权,承诺正品保证的线上渠道。该店已售卖该款商品超10万件。

同样,另一家名为予沫官方旗舰店的店铺也在售卖上述眼贴,承诺视力回到5.0,无效退款,仅该眼贴店铺就已售卖5.1万件。


刘志伟认为,上述广告用语违反了广告法。首先,护眼贴如果属于医疗器械类别,依据广告法第十六条及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由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同时,药品、医疗器械广告语内容中不得含有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也不能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

其次,目前市面上很多该类产品并非医疗器械,而是化妆品或普通商品。根据广告法第十七条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此外,根据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其中包含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情形。


●相关链接
广告侵权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

据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志伟介绍,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营销渠道呈现多样化,也催生了不同形式的广告侵权,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1
电商网页广告

对电商店铺首页或商品详情页的装潢、装饰,图片(著作权)侵权、商标侵权的现象普遍,仿冒产品、明星同款屡禁不止,很多缺少法律意识的商家在商品详情页中使用夸大宣传、虚假允诺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关注,欺骗或诱导消费者,这些侵权或违法行为均已触犯法律红线,必然受到法律制裁。


2

短视频广告

很多自媒体用户运用互联网技术复制粘贴,将他人短视频广告更换表演者进行翻拍,甚至全盘复制,对原作进行大幅度覆盖,此种行为极有可能侵犯原创著作权。还有一些用户为了吸引眼球获取关注度,摘取热播影视剧中的情节进行改编演绎,从而变现引流,这些侵权行为均有可能受到声讨。


3

精准投放广告

搜索引擎、APP等通过记录用户搜索或使用的行为轨迹,通过数据分析概括个人喜好,再利用代码引导进行个性化推荐,实现精准广告投放,最终获得经济回报。甚至不同应用平台相互交换用户数据、出售用户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条获利不菲的灰色产业链。这些行为直接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甚至侵犯用户隐私权等合法权利。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1 11:13 , Processed in 0.0494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