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原年人要小心了!春节商家千层套路你看得穿吗?

评论: 0|来自: 中国经济网

摘要: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0日讯 随着春节临近,面对国内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情况,多地鼓励就地过年,以减少人员流动产生的疫情传播风险。对此,不少网友悲催地表示:又是一年‘原年人’!也有网友十分看得 ...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0日讯 随着春节临近,面对国内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情况,多地鼓励就地过年,以减少人员流动产生的疫情传播风险。对此,不少网友悲催地表示:又是一年‘原年人’!也有网友十分看得开:当‘原年人’,总好过当‘小阳人’!

  数据显示,在2021年春节期间,我国有一亿消费者成为原年人,从而催生了诸多消费新现象。在2022年春节原年趋势持续之下,消费市场依旧呈现出火爆态势。商场、超市、旅行社、电商平台等经营者纷纷推出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其中,最直观、最普遍的活动方式就是降价促销。

  然而,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低价并不等于实惠,一些不法经营者可能借低价之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甚至欺骗消费者,给消费者的春节生活添堵。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整理了近年来消费者反映比较突出的几种低价套路,希望广大消费者加强防范,防止中招。

  低价问题食品安全风险高、营养价值低

  中消协曾于2018-2020年连续3年开展了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活动,发现在售的食品中混杂着一些山寨食品和三无食品,由于这些问题食品大多使用不明原料,生产过程也不规范,食品安全难以保障。但因价格低廉,若消费者只关注价格就很容易中招。近日,还有媒体公开揭露了低价水饺、低价肉丸的原料来源及生存之道,通过走访多家冻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并深入食品生产一线,发现个别速冻食品企业为降低成本,在销售的猪肉水饺中添加鸡肉,肉丸产品中添加鸡脖泥、鸡架泥等行为,且并未在包装上注明。专家表示,使用鸡脖泥、鸡架泥等骨泥代替原有肉类的行为,本质是掺假和以次充好,会降低产品的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消协提示,消费者挑选年货美食,在考虑价格的同时,更要重视安全和品质。首先,要检查商家是否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经营资质,并查看食品经营许可证上载明的经营范围是否匹配,建议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家处购买食品。其次,关注食品的标签信息,特别是商标、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执行标准、食品生产许可证号、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等,了解产品基本情况,防范山寨食品、三无食品及过期食品,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社区团购薅羊毛,小心买到假货和劣质产品

  社区团购是依托电商平台、社群等工具开展的消费品团购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拼团的形式,购买到价格较为低廉的商品。据了解,社区团购自2020年末,随着众多知名电商平台入局社区团购业务,使社区团购得到迅猛发展,凭借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成功吸引大批社区消费者纷纷跟团。当前,社区团购可谓无所不包,从水果蔬菜到日用百货,从餐饮服务到交通出行均有涉及。但在社区团购光鲜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商品质量差、虚假促销、低价倾销、退店保证金不退还等,其中低价低质问题最为突出。

  如,中国消费者杂志社于2021年9月从社区团购电商平台挑选了10款销量较好的低价洗衣液,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就洗衣液的总活性物含量(指有去污效果的表面活性剂在产品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一般来说,总活性物含量越高,去污效果越好)及规定污布的去污力(洗衣液去除衣物上面的污垢和油脂、淀粉及蛋白质等污垢的能力,即洗得干净与否)等2项核心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质量堪忧。经检测,10款样品的总活性物含量均未达到行业标准(≥15%)要求,最高的一款仅为9.8%,其余9款不足5%;10款样品中有9款在规定污布的去污力方面不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此,中消协提示,消费者在进行社区团购时,一要认真甄别、查看商家资质,了解商家口碑及售后服务情况,尽量选择信誉良好、服务规范、售后有保障的团购商家,谨慎选择微商、社交平台及个人组织的微信团购群。二要仔细查看供货渠道和供货商资质,收货时要及时查验产品品质,如肉禽产品是否经过检验检疫、农副产品是否经过检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否有产品合格证等。三要根据自身需要理性消费,不盲目囤积限期使用的商品,抵制低价的诱惑,避免过度囤积造成浪费。四要保留发票、电子订单、支付页面等消费凭证以及与团购平台团长的聊天记录、产品的宣传介绍与服务承诺等信息,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积极进行维权。

  超低价促销暗藏猫腻,让利为假,盈利为真

  一些价格明显不合理的低价促销猫腻较多,看似让利消费者,实则放长线钓大鱼,用免费0元购秒杀充多少送多少等作为诱饵,诱导消费者上钩。有的是质量特别低劣的不合格产品或是在服务质量上缩水;有的是产品免费赠送,但要使用该产品还需额外支付费用;有的是在消费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办理了贷款或者分期付款;有的是诱导消费者充值大量的预付款;有的是为了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然后再推送各种广告或是出售盈利;有的是暗藏木马程序,消费者一旦点击链接或者扫码,将面临较大的财产安全风险等。

  如,2021年1月27日,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五星街分会接到消费者袁女士投诉,称其于2021年1月27日在某购物广场逛街,看到有商家在免费发放礼品,同时宣传免费领取学习机,袁女士心想家里小孩可以用来学习,便向商家了解情况,商家一直称不需支付费用,于是袁女士便领取了一台,但是领取过后商家却让她充值2499元学习卡才能使用,袁女士只好向商家支付了2499元。事后,消费者觉得商家诱导消费,遂进行投诉。经调查,商家在宣传时未告知消费者免费领取学习机之后要充值付费才能正常学习。调解后,商家退还消费者全款2499元。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一要警惕商家的超低价甚至免费促销行为,仔细辨别促销的真伪,特别要了解是否附带其他条件等。对于涉及分期付款的,要全面了解相关规则,并衡量自身的偿还能力。二要理性充值,对于充多少送多少高额返现等形式诱导消费者充值的,要结合商家的信誉度、消费者自身经济能力和消费需求等综合考虑,建议不要一次性充值较大金额。三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和个人财产安全,不随意填写手机号、地址等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扫描二维码。

  远离不合理低价游,当心游游游变成买买买

  近年来,不合理低价游引发的强迫购物、产品质量纠纷、侮辱消费者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损害旅游景区形象,影响旅游行业的降发展。不合理低价游往往打着团购价零团费免费游旅游补贴等噱头进行包装,实际却暗藏着损害游客利益的陷阱,如在行程路线、交通工具、餐饮住宿等方面大打折扣,并在旅途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或是在签订合同时将最精彩、需要付费的景点排除在低价团费之外变相加价。这些行为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出行体验,容易产生消费纠纷。

  如,2021年4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监所发布了不合理低价游十大投诉典型案例。其中一则为零团费旅游团通过购物获利案。游客王某投诉,在南京某旅行社报名参加宜兴五日购物团,团费0元。在约定的行程外,导游擅自增加购物次数,王某共消费500元,所购商品严重质价不符。经南京市鼓楼区文化和旅游局调解,旅行社同意为游客办理退货手续,并先行垫付退货款500元。旅行社的违法行为另行诉转案立案查处。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应抛却贪图便宜的心理,不能单纯以价格为导向,要多关注旅行社的口碑以及旅游产品的品质,同时考虑自身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等因素,并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详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旅游行程安排及双方的违约责任。若发现旅行社的合同存在不合理之处,一定要提前与旅行社协商解决,切不可盲目签约。

  中消协指出,共促消费公平、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良好的消费环境也需要全社会共同维护。中消协对存在问题的经营者将依法加强监督规范,促进行业自律,遏制行业乱象,护航春节消费;敦促有关经营者摒弃各类不良营销手法,注重品质提升与信用建设,真正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

  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商家的打折促销行为,擦亮双眼,甄别所谓的低价是真实惠还是设套路,尤其要注意防范不法商家的超低价陷阱,精明消费,畅享实惠。

本资讯标题,原年人要小心了!春节商家千层套路你看得穿吗?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3 06:16 , Processed in 0.0941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