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红薯甜度达到了最高,郑少飞夫妻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1月15日一大早,夫妻俩便围着一大堆红薯忙了起来,清洗、削皮、切块、蒸煮、烘干,圆滚滚的红薯就变成了橙红油亮的红薯干。 我们这电商服务站是从做红薯起步的,一入冬,就有好多老顾客来催红薯干了,为了等红薯口感达到最好,我们从大雪过后才开始加工,还没在平台上架,老顾客就定了500多斤。郑少飞说。 郑少飞是来安县半塔镇龙湖村的脱贫户,2014年患上肾病综合征因病致贫,为了治病,他花光了积蓄,变卖了房产,生活一度困顿绝望。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2015年,他开始尝试在微信朋友圈售卖当地的农副产品,渐渐培养出一批稳定客源,有了稳定的收入,2016年实现稳定脱贫,摘掉了穷帽。 靠着在网上代卖农产品,只能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要想过上好日子,还得拓展业务范围。缓过劲来的郑少飞开始思考如何把店铺做大,迈开大步奔械。当地的红薯软糯香甜,很受群众欢迎,正好可以开发利用。 2017年,来安县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郑少飞敏锐地察觉到,机会来了,他用商务局提供的10万元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建起了龙湖电子商务服务站,红色半塔特产店在淘宝、拼多多等网售平台也正式上线。在半塔镇政府的帮助下,他又向商务局申请到一套烘干设备,收购当地农民种植的红薯,加工成红薯干在网上销售,当年,他的网络销售额就超20万元。 红薯季过去,郑少飞又把目光瞄向了新产品。半塔是小有名气的烧烤之乡,有6000余名半塔人在全国各地从事烧烤行业,利用这一资源,2020年,郑少飞制作出半塔烧烤撒料上网售卖,每个月能售出5吨以上,年销售额在120万元左右。 今年以来,全县农产品上行金额有望突破10亿元。来安县商务局办公室主任张健介绍,为了推动农产品上行,带动农民增收,来安县兴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在130个行政村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推动农产品电商化、品牌化。该县还通过资金奖励的方式,支持电商企业与农业基地或专业合作社开展稳定购销协作,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以订单农业等方式,收购小农户自产农产品,通过网络把农民手里的山货变成了香饽饽,让更多的农民过上了好日子。 本资讯标题,土产上网,村民喜增收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8 22:51 , Processed in 0.0448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