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近地层臭氧剂量减半 可使小麦增产两成

评论: 0|来自: 科技日报

摘要:  ∑技日报讯 (记者张晔)目前,近地层臭氧浓度不断升高,已经成为重要的大气污染物。那么,臭氧污染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记者1月26日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悉,该校最新一项研究表明,近地层臭氧污染对东亚地区小 ...

 ∑技日报讯 (记者张晔)目前,近地层臭氧浓度不断升高,已经成为重要的大气污染物。那么,臭氧污染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记者1月26日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悉,该校最新一项研究表明,近地层臭氧污染对东亚地区小麦、水稻和玉米造成显著减产的负面影响。该成果论文已在线发表于自然子刊自然·食品。

  高浓度臭氧通过气孔进入作物叶片内产生氧化胁迫,会对粮食生长带来负面影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东亚作为全球臭氧污染的热点地区,评估臭氧污染对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该研究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领衔,并联合国内外9家单位共同完成。研究整合了中国、尤和日本多个田间控制实验数据构建臭氧剂量与产量损失的响应关系,并采用臭氧保护剂(EDU)试验进行验证。

  研究发现东亚地区的小麦对臭氧污染最为敏感,其次为杂交水稻、常规水稻和玉米。研究通过分析近三年中国(2017—2019)、日本(2015—2017)和韩国(2016—2018)3072个监测站点的臭氧浓度监测数据,以及综合国际粮食价格、作物生育期、臭氧浓度和剂量—相对产量响应关系,发现臭氧污染导致东亚地区每年作物减产损失约63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小麦、杂交稻、常规稻和玉米减产分别为32.6%、29.3%、12.9%和8.6% 。研究指出如果通过积极的减排措施使得臭氧剂量减少一半,中国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产量可较当前产量分别提高21%、10%和4%。

  研究建议在东亚地区实施强有力的减排措施、加强臭氧抗性作物品种选育和挖掘提高作物臭氧抗性的农艺措施,以实现作物产量提升。同时,研究建立的臭氧剂量与产量损失的响应模型为预测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可能产生的定量结果以及对损失提出缓解策略提供指导,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本资讯标题,近地层臭氧剂量减半 可使小麦增产两成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2 15:04 , Processed in 0.1254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