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已过立春,春耕春播在即,农机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在吉林四平,农机手参加培训长了技能;在河北石家庄,植保无人机维修、保养已进入旺季;在湖北襄阳,合作社里农机装备随时可以下田。农机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春耕备耕提供了重要支撑。 编 者 吉林四平 农机手精益求精 备春耕,咱得动起来!立春已过,农耕将始。早上9点,农机手邵亮亮来到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北夏家村聚丰农民合作社,走进仓库,拿起扳手,先将免耕播种机的每颗螺丝紧了又紧。 检查电路、调整轮距、轴承上油,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气温虽是零下,邵亮亮额头却已经渗出汗珠,他走到仓库角落,拎出二十几根链条,这才是大活呢! 仔细观察,链条齿轮密度不一。现在做农机手,不仅要懂机器,更得懂农业。不同玉米品种种植间距要求各异,免耕播种机主要靠调换传动链轮来改变株距。邵亮亮先用刷子将链条上的秸秆碎屑清理干净,接着眯起眼,用手摸过每一处齿轮,看看有无缺口。农机调试,容不得半点懈怠。一个很不起眼的缺口,春耕播种就可能造成几十株玉米的损失。 今年38岁的邵亮亮,是有16年经验的农机驾驶老把式。起初,一台四轮拖拉机,当天种地当天调。如今,合作社的仓库里摆着各式农机,立春前后提前调试成了他的习惯,不然睡觉都不安心。 检测完链条,已是正午。邵亮亮取出饭盒,坐进农机,一边扒饭,一边向记者展示自己手机里的图片。备春耕,可不光是调试机器。春节前,他参加了农业部门举办的农机手培训班,内容包括万用表入门教学、大马力拖拉机如何给油打火&hellip&hellip 这些都得在春耕前熟悉起来,农机农技水平在提升,咱农机手也得精益求精。 到去年,梨树县免耕播种机已发展至第六代,保有量也从最初的几十台增到4693台。四平市正在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以300公顷土地相对集中连片为一个实施单元,打破农户间土地界限,合理配置农机具。 这两年,农机越来越现代、高效,农机手培训、农机维护检修也有农业局指导。现在就盼着到地里一展身手了!邵亮亮拍拍农机。 河北石家庄 无人机高效作业 春耕在即,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大河村村头的田地边上,无人机医生任云培正忙着给当地农户的植保无人机做体检。 拿起遥控传感器,装好手机,打开控制APP,植保无人机的各项基础数据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机臂有些松动,需要紧一紧。任云培对植保无人机的各项数据了如指掌,很快,他便从众多数据中准确找出问题,然后一一进行调整。现在是植保无人机维修、保养的旺季,这段时间我们团队的日程都排满啦!任云培说。 近年来,不少农户都选择使用无人机辅助耕种。瞅准这一前景广阔的市场,2018年,任云培成立了云奥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制造、销售植保无人机。 我们的无人机能精准喷洒,很受农户们的欢迎。任云培边说边指着旁边一架刚维修好的无人机向记者展示,农户只需把调配好的农药灌入药箱,通过手机设定好程序,然后无人机就会根据信号指示系统,按照规划路线准确完成业务喷洒。这样不仅喷洒迅速还很均匀,农户省力更省心! 没错!用无人机喷洒,我家的地一会儿就喷完了!在一旁等着给无人机做体检的农户王永利感触颇深。过去一到春耕时节,王永利只能一个人背着喷壶去田里慢慢喷,一天最多完成20亩。现在,有了植保无人机,一天就可以作业300亩。用无人机喷洒不仅效率高了,钱还省了!算起这笔账,王永利笑得乐呵呵。 让王永利最满意的还是无人机的售后服务。定期有检修,还有现场培训。要是无人机出啥故障了,小任他们准来管,咱一点都不用愁!王永利说。 无人机撞上障碍物,那是因为你在规划地块的时候没有设置好距离。一旁,任云培刚检修完所有无人机,又开始忙着给大伙儿答疑解惑。由于部分农户的操作经验不够丰富,在实际作业中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每次现场维修时,我们都会给农户们进行技术培训,手把手地教他们解决使用过程中的难题。任云培介绍,为全力保障农户春耕春种,公司为农户提供了销售、检修、培训的一条龙服务,不仅会在农户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提供指导,还会定期举行技术培训会,引导农户们熟练掌握植保无人机的操作要领,真正让他们学得会、用得好。 湖北襄阳 社会化服务专业 这两天,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公路两旁的麦地和油菜地绿得发亮。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仓库里,红色的自走式水旱两用喷雾机成排而列。立春后,农民要为春耕做杀虫、排水、清沟准备,我们要把这些设备调试和检修好,到时候可以随时派去田里。指着仓库里的设备,杭世伟逐一清点:你看,我这里有26台播种机,22台深耕机,16台旋耕机&hellip&hellip 杭世伟是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他的合作社里有160多台农机装备。我们提供了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民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的服务,我们随时能接单和派单。指着眼前的农机设备,杭世伟继续说道,比如播种,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和无人机设备,我们现在将漏播率控制在3%以内,每亩地的种量偏差最多不超过30克。 不仅仅是设备,杭世伟还组建了一批操作农机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我现在有50多名农机手,每年都邀请农机监理部门做技能和安全驾驶培训。杭世伟说,这些培训不仅让机手从技能上有所提升,更提高了他们的责任意识,我经常对合作社的机手说,要把服务的每一块田都当成自己家的田那样耕种管理。 有了专业培训,杭世伟提供的任何农机作业过程都有标准,作业结束有考核。2019年,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入选由农业农村部机械化管理司审定的全国第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 提起成立农机合作社的初衷,杭世伟有很多话要说。他出生在农民家庭,深知以前种地的艰辛,之前很多种粮大户反映,土地如何施肥,病虫害防治怎么更有效,这些问题不好把控。2015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杭世伟返乡创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直接将目标定位为订单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作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襄阳市襄州区目前共有100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襄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母运振介绍,截至2021年底,襄州全区农作物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89.92%,其中,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92.22%。 下一步,我还要打造一个700多亩的无人农场,到时候,我坐在家里就能把地给种好。说起未来的打算,杭世伟有着清晰的目标和满满的信心。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2 20:32 , Processed in 0.0413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