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一政策目标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深有感触。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具有重要意义。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不能有丝毫忽视和放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粮食产量要跨上1.4万亿斤台阶。 1.3万亿斤是安全底线,也是基于我国当前良种、耕地、技术等要素经多年验证得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的预期目标仍要继续延续。李成贵委员表示,尽管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稳定,但农业依然是风险大、不确定性强的产业。 如何保证粮食安全,李成贵委员给出建议,当下最重要的是,扎实推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产区政府抓粮积极性,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他进一步表示,耕地是基础,关键是科技,核心在创新,种源的创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要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还要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本资讯标题,李成贵委员说粮食产量:毫不放松确保粮食产量稳定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3 16:22 , Processed in 0.0440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