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聚焦三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评论: 0|来自: 中国网·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摘要: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 ...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每年两会,三农都是重要议题。

专家表示,从主线上看,三农压舱石作用再次彰显,始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乡村振兴主题继续延续。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两大特点是稳和实,强调稳住农业基本盘,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并强调抓点带全面。

守住两条底线

意见分为8个部分,强调牢牢守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3项重点工作,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文件开篇首提粮食安全。记者梳理发现,全文35条指导全年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的举措中,涉及粮食安全的有10多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全年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2022年粮食产量仍不能低于这一数字。

△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加车村的农民在收割水稻。

保障粮食安全底线主要是保产、保供、稳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我国农产品进口目前出现历史高位,疫情仍在蔓延,尤其是2021年的极端灾害天气等,给粮食生产带来极大不确定性。保供稳价,意味着首先要保产。国内抓粮食生产,农产品市场加强进口调控,掌握好节奏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急剧性波动。李国祥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说。

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看来,粮食安全是一直强调的问题,但将其强调为底线还是第一次。两条底线是为了保障国家近中远期战略目标,不发生相应的系统性风险所提出来的。

社会最基础的刚性消费物品是食物,主要表现为口粮。周立表示,为了保证口粮绝对安全,文件第一部分的5条举措在内容上锁定粮食安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同时提高稻谷小麦收购价,加大农田设计、水利设施等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相关表述自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之后得到强化。

李国祥向记者分析,目前我国大豆油料自给率低。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进口大豆9000多万吨,2020年约1亿吨。我们虽然做过几轮大豆振兴计划,但产能总体上低位徘徊在2000万吨左右,而且国际市场价格涨幅最大的就是食用植物油,然后是大豆、玉米、小麦。&lsquo油瓶子&rsquo里旧能多装中国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体现。

但在李国祥看来,这不意味着要大面积调整种植结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并未体现。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不能大片牺牲掉稻米、玉米等的种植,历史上看,全国性种植结构的调整我们也吃过很多亏。他建议,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在局部、定点的卸围内调整,也要在技术手段上加以改善。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单独作为一章,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萨代之。

受访专家表示,党的十九大确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三农工作重点就在向此转移。2020年之前,脱贫攻坚占主导地位,2021年至2035年、2035年至2050年,乡村振兴工作将要迈上两个新台阶。周立指出,我国实施这种长期计划得益于体制优势,最重要的是守住脱贫攻坚成果。

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各地建立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大部分监测对象已经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为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下一步,监测对象要放宽、操作程序要简化、帮扶介入要尽早、退出环节要从严。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保粮食安全,首先要保耕地。每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18亿亩耕地红线都会被提到。

去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这涉及耕地的保护、耕地的建设、耕地的合理使用,市抄济下,三方面之间存在冲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建房占地、乡镇企业占地、开发区占地、城镇化占地以及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农业用地不断减少。这一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引起人们重视。周立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说,1997年我国提出实施农田保护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199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发力耕地占补平衡,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的约束性指标。

但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年可以种两茬甚至三茬,考虑到复种指数,18亿亩耕地对应的每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4亿亩。因此确保18亿亩耕地和24亿亩的耕种面积,才能保证粮食安全底线不会被突破。周立表示。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徐家渡镇石源村,农民正驾驶农用机械在农田里劳作。

事实上,18亿亩只是一个概数,随着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长、营养需求升级、城镇化工业化占地增加,其实际指向也与时俱进,十二五时期为18.18亿亩,十三五时期为18.65亿亩。数据变化反映出我国对耕地保护的目标在持续加压。不仅要守护好,建设好的耕地也不能滥用,不然要么保不住,要么保住了也是以劣补优。李国祥坦言。

在周立看来,耕地保护并不意味着必然减少各种建设用地,关键在于怎样合理调配和利用耕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目前的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不仅守住了耕地红线,过去10年,林地、草地、湿地、河流、湖泊等生态功能用地以及城镇建设用地也分别增加2.6亿亩、1.28亿亩。

耕地不能有数量没质量。意见第二部分以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为题,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全程监管。管用途方面,严格限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区分一般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不同类型,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挖潜力方面,将有条件的盐碱地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合理利用5亿亩盐碱地。

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李国祥表示,有了土地资源,提高产量本质上还是要靠科技,在核心种源上避免被卡脖子。我国专门出台了&lsquo种业振兴&rsquo计划,包括种源调查、鉴定评价以及技术防御等,核心在于发掘优质种子基因,为农民增产、保粮食安全。李国祥说。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中排第一。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迎来第5个年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工作重点是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意见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要做好三个着力: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着力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第十六条&lsquo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rsquo,鼓励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挥乡村多元价值。还有第二十七条的&lsquo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rsquo,提到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这是侧重于文化功能来说的。周立告诉中国报道记者,这些都为就业、创业和发展产业三业相连提供新的空间。

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目前还存在短板。在李国祥看来,乡村产业发展当前面临品质不优、品牌不响等问题,可继续通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的三品一标提升行动保障农产品品质,优化消费体验。他也认为,当前的农产品销售更多要靠团购式的定销,但要在完善物流,特别是冷链物流上做好文章。

△吉林首山市靖宇县大北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高世龙(右二)与吉林省蛟河市青背村驻村第一书记曾丽圆直播带货推介农副产品。

搭乘电商快车,直播带货被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到将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降发展。

流量主播不俗的变现能力下,电商助农数据被不断刷新。商务部2月初发布的2021年全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0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221亿元,同比增长2.8%。

周立在福建和浙江走访发现,这里的淘宝村比比皆是,但他也发现近些年有两大垄断不利于数字乡村建设,一个是头部垄断、一个是平台垄断。周立表示,头部主播抽佣提成、收坑位费等使其赢者通吃,导致品牌营销被垄断。

有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直播带货市场接近2万亿元,前10个头部主播就占到了市齿额的55.75%。这是一个头重脚轻的结构,头部主播垄断资源不利于乡村产业的生态和降发展。周立指出,农产品销售更要警惕的是平台垄断。农贸市场、微店微商原本在农产品销售中是主流,电商平台的兴起意味着有人将无业可就、无业可创。所以还是要形成合理、降的产业链。

在李国祥看来,直播带货对于乡村产业来说需求是迫切的。它既有宣传作用,也有信息放大的作用,要对虚假宣传、错误引导进行防范和治理,也要对主播或者直播带货企业进行监管,包括销售抽成的定价监管、税收层面的监管等,督促直播带货企业规范经营。

(文章来源:人民中国)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3 16:27 , Processed in 0.0420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