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谭玉玲、章洲、张瑞祥、邱其聪摄影报道)眼下正是水稻育秧好时节,韶关市仁化县出台一系列粮食生产激励机制,农民们积极响应,抢抓农时忙育秧,今年全县预计早稻播种面积5万多亩。 记者日前来到周田镇较坑村曾丘屋组,金灿灿的油菜花田旁,十多位村民挽着裤脚、光着脚丫在泥浆田里忙碌,他们有的把秧盘平整地放入田中,有的用瓢浇泥浆到秧盘里,有的用竹扫扫匀泥浆,有的撒播谷种……呈现出一幅育秧美景图。 这里育种了2块秧田,大概25天后可以移栽至旁边300亩油菜花田里。种粮大户邓瑞庭娓娓道来。他说,这片平整肥沃的油菜花田,三年前是高低不平的河坝撂荒地,后来通过实施旱改水项目,统一规划平整土地,新建了灌溉系统、田间道路等农田水利设施。 现在的种粮补贴政策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好!大户连片每季水稻有每亩200至300元的补助,小户也可参与社会化服务的各个环节补贴,开垦撂荒地复耕有500元的补助,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以及种粮大户规模化种粮的积极性。邓瑞庭深有感触地说道。 邓瑞庭所说的补助,正是仁化县结合实际出台的粮食生产补助方案。为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加快推进粮食种植规模化,今年仁化县整合涉农资金、粮食生产补助相关资金等,对连片耕地种植水稻、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实际承担非粮化耕地整治、新增水稻种植的生产者,进行每亩200至500元不等的补助。通过奖补政策的推动和镇村党员干部的大力宣传动员,今年该县已清理失管果园3600多亩,撂荒地整治2000多亩,为春耕备耕工作储备耕地,以增加粮食作物面积。 与此同时,仁化县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基矗障,从去年冬至今,新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万亩,新建渠道25.6千米,田间道路17.9千米,以及陂头、机耕桥等一批农田水利设施,以保障春耕备耕的农田用水、机械化耕种车辆通行等。 本资讯标题,种粮有补 育秧有劲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3 16:24 , Processed in 0.0487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