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数字乡村,重塑乡土中国

评论: 0|来自: 光明日报

摘要: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打造花卉数字农业示范园。新华社发 圆桌对话 一点手机,就可轻松掌控温室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借助数字平台云广播,大量招工信息瞬间飞入千家万户;登上电商平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打造花卉数字农业示范园。新华社发

圆桌对话

一点手机,就可轻松掌控温室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借助数字平台云广播,大量招工信息瞬间飞入千家万户;登上电商平台,农产品很快出村进城,卖出好价钱&hellip&hellip广袤田间,一幕幕生动画面,展现出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未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英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也从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等八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目前,数字乡村建设成效如何,还面临哪些困难和制约,如何促进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本刊特约请代表委员畅谈观点。

嘉 宾

蒋平安委员(新疆农业大学校长)

秦光蔚代表(江苏省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李君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

主持人:本报记者 李慧

1.变化:拥抱智慧农业

主持人:数字乡村建设给乡村面貌带来了哪些变化?

蒋平安:没有数字乡村,就没有数字中国。智慧农业,可实现农业产业的精准布局,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极大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提高耕地、水资源、化肥农药等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的全程可追溯控制体系,确保了舌尖上的安全。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发展智慧农业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市澈争力。天眼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秦光蔚:数字乡村建设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实惠。其中,互联网+政务促进了乡村治理与服务方式的转变,创新了村民议事协商形式,提高了政务管理效率;互联网+农业促使农业生产向精细化、高效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互联网+流通为乡村特色产业带来了巨大电商红利,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李君:数字科技的发展让农业生产开始拥抱未来,也为农产品上行打通了渠道。农业大数据平台帮助新农人掌握各类作物的生长要点及注意事项,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互联网直播带货让农产品有了更多销路,也有了更大利润空间,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2.挑战:筑牢发展之基

主持人:目前,各地数字乡村建设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李君:数字乡村建设不仅需要硬件设备的完善,而且需要持续性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目前,数字乡村建设的这些软件支撑能力依然较为薄弱,相关技术人才稀缺,特别是既懂农业又懂数字技术的人才更加稀缺。

秦光蔚:数字乡村建设还面临配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人才体系不够健全等方面挑战。在硬件方面,农村地区互联网、5G、数字广电等基础设施覆盖率仍有待提升,农业智能装备普遍精度不足、稳定性不强,农业专用传感器缺乏,智能农机装备适应性较差。同时,数据资源整合不够、共享不充分、开发利用不足,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

蒋平安:从全国来看,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生产经营模式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不能一刀切。要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对标新的战略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针对农业新基建、智慧种养、智慧供应链、农业智能信息服务、智慧农业相关技术产业化等方向,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总体思路,开展重点建设。

3.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主持人:如何高质量促进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

蒋平安:要攻克农业传感器、农业大数据智能与知识模型、农业人工智能算法与云服务系统等关键技术难关,研制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农业智能感知产品等重点产品。建立以AI+大数据+新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北斗卫星导航为技术支撑、与农业强国发展目标相适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智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动农业实现机器替代人力电脑替代人脑的转变,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秦光蔚:要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利用数字化培训网络平台,培养一批能熟练运用数字化终端设备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民网红主播,吸引一批有志青年投身数字乡村建设。统一整合涉农信息数据及资源,构建农业自然资源数据、新型农业市场主体数据、农村集体资产数据、农村宅基地数据等综合大数据库,加大对农业信息和数据资源的整合与监管力度。

李君:要利用高端农业装备发展高品质农业,打造放心农场,引入智慧农业大棚、水肥一体化系统等,实现农业全程流水线式的标准化管理,确保源头食品安全。坚持互联网+创新产业化经营发展思路,走企业+合作社+基地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道路,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加大引资引智力度,改善农业农村投资环境,建立博士工作站、青年返乡创业孵化基地,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记者 李慧)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3 18:15 , Processed in 0.0439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