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菜市场建设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是最传统、最广泛的菜篮子工程。随着市民消费习惯和社区团购、电商的影响,如今肉菜市场的市齿额明显下降,面临的竞争也更大了。过去出租率有90%以上,部分旺铺甚至需要竞价抢购,现在档口出租率只有70%,肉菜市场的蔬菜档都是免费送给菜贩来经营。过去20年在广州升级改造了100多个肉菜市场的广州市左邻右里市尝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宗辉说。 不过,也有不少肉菜市抄过重建或改建后焕然一新,迎来第二春。陈宗辉也对广州肉菜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在他看来,肉菜市场要进行转型升级,首先要在硬件上进行提升,让逛菜市惩像逛街一样舒适;其次必须推动智慧化肉菜市场建设,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买菜。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莫伟浓 20年间经历两波升级 他见证广州肉菜市潮荣变迁 上午9时,陈宗辉准时来到菜市场和商户们聊天,了解市场行情。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过去这20年,陈宗辉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升级改造肉菜市场。在进行肉菜市场建设之前,陈宗辉曾有过十多年的超市生鲜经营经验,从2003年开始,配合广州市菜市场升级改造的要求,在原广州市经贸委的支持下,他和团队开始在广州推广标准化肉菜市场建设。先后建设了大大小小约150家肉菜市场及农贸市场。可以说,广州肉菜市场的升级、变迁,我是全程参与者。陈宗辉自豪地说。 陈宗辉还是广州市连锁经营协会监事、广州市中介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他介绍,过去20年间,广州肉菜市抄历了两波建设热潮。第一次是从2003年9月起,广州市计划分3年完成全市289个室内肉菜市场的升级改造,从2005年1月到2007年12月底完成全市肉菜市场、农贸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陈宗辉说,那时他给自己定下一个标准——走进菜市场,除了蔬菜叶子的味道和海鲜的腥味,不能有其他异味。经改造后的肉菜市抄营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市场内灯光明亮,通风排气好;排水排污系统设置三级过滤设施,符合环保要求;排水沟和摊档台面统一用不锈钢制造,场内墙身贴抛光砖,地面铺防滑砖,耐磨损、易清洗、不易积污垢。昔日脏乱差的菜市场,瞬间变得高大上起来。并且,陈宗辉在广州首创要求烧腊档口强制装空调并安装新风系统。 陈宗辉表示,那是广州市近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其中,广州市首创的活体家禽储存、加工、售卖区分隔的两室一厅做法在防治禽流感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还将三类市场升级改造广州模式作为民心工程的亮点向全国推广。 陈宗辉介绍,广州市肉菜市场第二波升级改造是从2017年开始的。2017年7月11日,原广州市商务委英了广州市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建设指引(试行),用于指导广州各区开展市场规范化升级改造工作,肉菜市场第二次升级改造拉开序幕;2018年初,广州市将全面加强肉菜市场环境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纳入十件民生实事范围。随后,广州打造出一批品质标杆肉菜市场。如今广州的肉菜市场格局,就是在这一次市场升级改造后形成的。 老师傅遇新问题 但仍是不少街坊心头好 生鲜超市、社区电商、网购……如今,在各种互联网+消费方式的冲击下,肉菜市场的市齿额开始下降。 作为广州肉菜市场升级、改造的推手,过去20年间陈宗辉一直在跟肉菜市场打交道。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10年猎德肉菜市澈标,猪肉档中位置最靓的1号档投出了18万元市场配套设施费的高价,而塘鱼档的入逞也达到21万元。 ▲如今,肉菜市场投资成本越来越大,收益却不成正比。老师傅遇到了新问题。陈宗辉说,以前肉菜市场改造成本大约1500元/平方米,现在改造成本上升到3000元~5000元/平方米,改造一个2000平方米的肉菜市场,投资一般都在500万元以上。尽管单个档口的租金由过去的500元~1000元涨到目前的2000元~3000元,但还不足以弥补成本。 陈宗辉分析,因为当时出租率高,肉菜市场的利润率可能有百分之二三十,现在利润率能有百分之十几就很不错了;而不论大小市臣需要配套保洁、检验、保安等人员,一个菜市场起码要配备10人以上的管理团队,这两年陈宗辉承建的肉菜市场中也有几个因为空置率高而亏本。过去出租率有90%以上,部分旺铺甚至需要竞价抢购,现在档口出租率只有70%,像蔬菜档口都是免费送给蔬菜经营者用,主要是提升人气。陈宗辉说。 最近两年,即便是租约到期的菜市场,陈宗辉所在公司也没涨过租金。作为运营方,我们的经营压力其实很大,但肉菜市场是市民生活中的刚需。陈宗辉告诉记者,2020年疫情期间,不少租户找到他要求免租,陈宗辉都对其进行了免租。 陈宗辉的合作伙伴、广州市林鲜生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海清也有同感。林海清在广州经营着几个肉菜市场,现在蔬菜档口也都已经实行免租。 陈宗辉和林海清感受到的挑战,在广州市肉菜市场行业协会副会长林映坤那里也得到了印证。林映坤介绍,截至目前广州市各类肉菜市场、农贸市场共约有820个。而根据2006年底的数据,当时广州共有肉菜市场、农贸市场980个,也就是说过去15年来平均每年约有10个肉菜市场退出竞争。 林映坤坦言,肉菜市场是公共配套设施,很多市民到小区超市买菜是因为周围没有肉菜市场,但对年龄稍大的长者来说,肉菜市场依旧是他们的心头好。 和传统菜市场相比,开在小区的生鲜超市离家更近,但在林映坤看来,这些社区生鲜超市无法代替肉菜市场。因为广州街坊对食材新鲜度要求高,并且对于很多老人和家庭主妇来说,每天到肉菜市场买菜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买菜的街坊聊天,甚至是与熟悉的商贩讨价还价,这是属于肉菜市忱有的人情味。 陈宗辉也认为,传统的肉菜市场在今天仍然有极强的生命力。首先,肉菜市场品种多,食材新鲜度高,街坊们选择余地大,比如说买猪肉,市场里起码有10个以上的猪肉档口供选择,而且老板还可以免费帮忙砍骨头、杀鱼;其次,肉菜市场是市民尤其是老人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场所,承担着独特的功能。很多老人习惯了逛菜市场,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情感寄托。此外,肉菜市场也是市民菜篮子的重要保障。 陈宗辉介绍,广州的肉菜市场一部分是由国有企业经营,一部分是开发商在经营,还有一小部分由街道或村自营。肉菜市场为何竞争力不如过往?陈宗辉分析,第一个原因是受到社区团购和电商卖菜的冲击;第二是因为档口租金低、回报慢,开发商或菜市场权属方将肉菜市场改作其他商业用途;第三是规划调整。陈宗辉说,有些肉菜市场所在地块因为规划调整有了其他用途,或者附近建了规格更高的肉菜市场,一些小肉菜市惩停用了。 3.0升级改造后 部分菜市场摇身变成网红 既有烟火气也有文化味 在部分肉菜市场因上述原因退出市场外,也有一部分肉菜市场停用一段时间后又原址重建或异地改建,并焕发第二春。 2020年10月,越秀区农林市场完成撤档工作,到10月31日完成主体拆迁。农林市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广州市第一个室内肉菜市场。当时菜市场的拆迁一度让周围的街坊很不习惯,因为买菜没有以前方便了,不少街坊以为这个菜市惩此退出历史舞台。 实际上,因为农林综合市场是骑压百子涌合流渠箱、占用了农林下横路的违法建设,按照8号总河长令的规定须予以拆除,这次拆除后需要在该区域建设雨污分流设施。所谓雨污分流就是通过建设独立的雨水和污水管网来实现污水的高效处理,提升雨水利用效率。 …过1年多的整饬,近日,修葺一新的农林市场以农林新街市的方式重新出现在社区居民们面前。记者近日在即将营业的农林新街市看到,整个肉菜市场的面貌焕然一新,与一般的商场相比环境也丝毫不差。经过雨污分流改造后,该肉菜市场在地面上再也看不到排水暗渠,也闻不到臭味。农林新街市招商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农林新街市即将于3月26日正式营业,其中猪肉档租金最高,为5500元/月,三按一租,外加2万元进逞,也就是说4.2万元即可进场卖猪肉,而塘鱼档口的价格为5000元/月。这几天已经有很多之前在农林市抄营的商户过来看场。他们之前一直在这里卖肉、鱼,对这个区域的街坊也有感情。招商办工作人员介绍,尽管租价比装修前上浮了一些,但重修后的肉菜市场的确变得高大上,这里不仅安装了新风系统,可以确保菜市场没有异味,各项施工也完全按照升级后的肉菜市场建设标准来执行。 不止是农林新街市,在广州像这样重新焕发新活力的肉菜市场还有很多。看到这样的嘲,陈宗辉对广州肉菜市场的前景又充满了信心。他表示,这几年广州的肉菜市场通过升级改造,不仅颜值高,还加入了电子支付、智慧化管理等元素。广州的肉菜市场已经进入3.0时代。陈宗辉说。 2019年3月,珠江新城猎德新街市升级改造后正式开业。经过改造后的猎德新街市焕然一新,这里不像传统的肉菜市场,反倒像是干净整洁的百货商场。走进改造后的新市场,灯光明亮、货品齐整,中央空调、无障碍通道、公平秤、违规失信档位公示牌等设施齐备;而这里所有的蔬菜品种都有商品流通追溯二维码,当天市场所有的产品来源都会在电子显示牌上公示。经过改造后,猎德新街市的摊位从以前的80多个增加到152个,还引入超市、药房、花店等新业态。 猎德新街市场长苏伟超介绍,改造特意针对街坊们反映的如通道过窄、档口台面过高等问题进行改进。在管理上,街市聘请了保洁公司在营业时间内轮班进行保洁,确保环境卫生,这里也设有母婴室,带着孩子的街坊也可以逛菜市场。记者在现炒到,母婴室布置温馨,内设洗手台、沙发、护理台等设施。 ▲经过改造后的东山肉菜市场不仅有烟火气,更有文化味。菜市场的入口处是仿骑楼的长廊,独具岭南特色的花式地砖,并搭配了颇有时尚气息的彩色玻璃天花,此外还有拱形的红砖结构档口、复古招牌等,浓浓的岭南风扑面而来。 说起广州的这些网红肉菜市场,陈宗辉娓娓道来。他说,广州是率先在全国进行肉菜市场升级改造的一线城市,在升级改造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具有特色的经验:三元里瑶台的兴隆肉菜市场是全省首个设立母婴室的肉菜市场。作为老城区中面积较大的肉菜市场,该市场改造后又专门设置了母婴室和儿童游乐场;东山肉菜市场是广州较早进行艺术设计的肉菜市场。改造后的东山肉菜市场增加了能折射阳光的透光顶棚,不少档口还被设置了红砖造型,仿骑楼长廊也颇有几分岭南风味。 在林映坤看来,作为广州菜篮子工程的最重要载体,肉菜市场建设事关广州市民能否吃上菜、吃好菜,是一项民心工程。而除了硬件的提升和改造外,广州肉菜市场也正在探索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让买菜就像逛街一样成为一种享受,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消费,让逛菜市场不再是老年人专属。 本资讯标题,让肉菜市场有烟火气和文化味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3 20:33 , Processed in 0.06485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