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电(记者周勉、孙毅)3月还没过完,70岁的村民邹祜清今年在家门口务工的收入就达到了4000元,差不多抵得上去年一整年。 邹祜清所在的湖南省津市市白衣镇白衣庵社区,为了盘活全村劳动力、解决种植大户与农户在用工和务工之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去年底成立了劳务服务队。当下正值春耕,服务队的作用立刻显现了出来。 虽然我很想做事,但因为年纪大、又没啥门路,所以往年找我干活儿的人少。邹祜清说,今年以来,自己除了大年初一休息了一天,其余时间每天都有事做、有钱赚。春耕开始前,社区先给她安排了保洁的工作;春耕开始后,邹祜清轮流在几个大户的田间做事,田里像她这样往年很少有机会做工的村民还有不少。 ∽衣庵社区农作物种类丰富,不仅有水稻、油菜、大豆等粮油作物,还有藠头、水蜜柚、油茶、茶叶等经济作物。活跃在这里的种植大户常年维持在20个以上,今年又增加了几个外地大户。因此春耕时节,保障劳动力的足够和及时,就成了头等大事。 ∽衣庵社区主任刘康波介绍,服务队成立时,他们对村里的劳动力进行了摸底、分类,共有300多名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村民成为服务队队员。大户和经营主体需要用工的,先与社区签订合同,再由社区统一调派劳动力。大户和经营主体额外按总工价的10%向社区支付服务费,这笔钱除了用来开办技能培训外,还给队员们购买保险。 可算解决我的老问题了!种植大户汤光荣对劳务服务队赞不绝口。他介绍,自己尽管有一批相对固定的劳动力,但有时出现不靠谱的情况:因为工钱是每日一结,所以有人在城里找了新工作就不辞而别,有人因为要忙家里的事也说不来就不来。 往年,在水稻和藠头收获的关键时候就出现过这种情况,临时找人根本找不到,因为耽误了农时,我去年损失了2万多元。汤光荣说,今年春耕,也有人不打招呼就走了,但服务队不到半天就派了新工人过来顶替。 刘康波介绍,劳务服务队成立后,大户如果对哪位村民的表现不满意,直接反馈给社区,由社区出面进行调整,并且对当事村民进行重点培训或谈心。 往年春耕,一些大户和经营主体用工缺口能达到20人,但今年这种情况一次都没发生。刘康波说,‘劳务服务队’的目标就是要保证队员有事做、保证大户不缺工。 本资讯标题,劳务服务队让春耕劳力活起来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4 09:00 , Processed in 0.0839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