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5月5日电 题:海拔4300米的草莓是什么味道?记者带你到世界屋脊的屋脊品味 新华社记者翟永冠、陈尚才 在海拔4300米的藏西高原上,土地贫瘠,多是砂石地、盐碱地和戈壁滩。除了耐旱耐寒的红柳和班公柳,很多植物难以生长。然而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狮泉河镇,鲜红甘甜的草莓竟然能在此茁壮成长,而且卖出了好价钱。 高海拔地区的草莓究竟长什么样?味道如何?春夏之交,记者来到阿里地区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正赶上草莓丰收季。 摘一盆草莓,用清水冲洗后,拿出其中最饱满的一颗,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唇齿间满是酸酸甜甜的味道。生态农业产业园里的技术员史能培告诉记者,因为这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草莓含糖量更高,所以吃起来也更加香甜。 ≥介绍,目前园区内种植了5个大棚的草莓,单这一项每年的收入达50万元,此外还种植了8个大棚的葡萄、水蜜桃、樱桃等各类水果,有的果树已经开始挂果。在果树间隙,我们还套种了凶菜、香菜和茼蒿等,效果很好。史能培说。 记者了解到,生态农业产业园占地面积1000亩,有日光温室165座,五膜拱棚66座,还建有智能联动温室及冷库。在这里,30多个品种的蔬菜瓜果和花卉苗木茁壮成长,2021年园区还产出蔬菜600多吨,对于偏远的阿里地区来说极为难得。 园区之所以能建成,得益于陕西援藏工作队的支持。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已成为集科技示范、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果蔬供给、增收致富于一体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基地。 园区的发展,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陕西援藏干部李季秋介绍,园区实行公司化经营管理+合作社服务带动+农牧民打工培训的运行模式,不仅教给群众种植技术,还促进了群众持续增收,2019年至2021年累计解决就业1.31万人次。 在园区打工的农牧民、30多岁的罗布皮肤黝黑,看起来精明强干,是噶尔县门士乡早早离开家乡出来闯的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他已经完全掌握了西瓜、草莓及辣椒的种植和大棚管护技术,如今每月工资6000元。 ※子在狮泉河镇读中学,女儿在读小学。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我还想多学一些种植技术,以后回乡除了养牦牛,还可以种菜卖菜。他笑着说。 紧邻蔬菜玻璃温室的是一座智能花卉示范温室。这里有花卉绿植等100多个品种,每天都有许多居民、游客和商户来选购,生意很好。温室老板李婷说。 吃着甜甜的草莓,看着各种盆栽花草争奇斗艳,让人感到春意盎然,全然忘记了自己身处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 阿里现在不仅可以种树,还能生产西瓜、草莓等水果和蔬菜,到了旺季,能供应阿里六成以上的市场需求。园区负责人刘江自豪地说,这果蔬的清香,既是现代农业科技的‘味道’,更是奋斗者追梦和高原幸福新生活的味道! 本资讯标题,海拔4300米的草莓是什么味道?记者带你到世界屋脊的屋脊品味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2 09:51 , Processed in 0.1075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