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智慧农业加持汉中鱼米之乡

评论: 0|来自: 经济参考报

摘要:   地处秦巴山区的汉中满眼青绿,稻田池水成片相连,一台台插秧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田间地头架设的传感器实时记录着光照、水温、土壤和害虫情况。   这是我们去年引进的物联网云平台技术,水稻从种到收,全程 ...

  地处秦巴山区的汉中满眼青绿,稻田池水成片相连,一台台插秧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田间地头架设的传感器实时记录着光照、水温、土壤和害虫情况。

  这是我们去年引进的物联网云平台技术,水稻从种到收,全程监管,生态变好了,成本降低了,稻子的品质也上去了!汉中城固县龙头镇党委书记周茂来告诉记者。

  近年来,城固县龙头镇在种稻子这件事上下足了功夫。作为传统粮油大镇,龙头镇拥有水田3.2万余亩。随着村镇老龄化加剧,种粮效益逐年下降。2018年,龙头镇开始探索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稻渔田比传统稻田效益提高了3到5倍,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亩产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美好目标,有机稻米比普通稻米的价格平均每斤高出8元左右,老百姓成了最大受益者。周茂来说。

  从2018年至今,龙头镇的稻渔田已由原来的50多亩增长到5086亩,占全县总量的60%,并由原来单一的稻鱼、稻鸭发展到目前的稻蟹、稻鳅、稻鳖、稻虾和荷鱼等多种模式。

  来到稻渔种养基地的大数据中心,各类信息实时显示在正中央的彩色大屏上。这就是我们的数字智慧系统,每块稻渔田什么时候该换水、什么时候该增氧,我们都会及时与养殖户沟通,他们再也不用天天去地里盯着了。周茂来指着屏幕介绍。

 ≥周茂来介绍,今年2月份,他们给所有的稻秧、鱼苗录入产品二维码,将详细种植过程记录在内。到了9月份,客户收到产品。产品是否施打农药、何时采收等问题,一扫二维码便可知晓。

  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解决了种植水稻的效益低问题,但是种稻插秧还是个体力活,很多年纪大的农户只能雇人干活。一亩田两个人,一天下来,算上饭钱,成本就要400元。龙头镇养殖大户王秋林说。

  针对农户的实际困难,龙头镇政府经过反复研究和考察,最终从湖南衡阳引来了金凤凰,带回技术和设备建成全市首个现代化育秧中心,并于2022年3月开始投入使用。

  我们配备了6台运动式育秧床,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从育秧到烘干只需要25天。培育好的秧苗直接用机器插到田里,每台插秧机一天可作业40多亩,相当于过去40个人的工作量。育秧中心负责人张雷说。

  我现在有250亩地,200亩自己搞稻蟹种养,种出来的纯生态稻子,拿到市臣是一斤10元左右的好价钱;剩下50亩交给育秧中心,一亩440元的托管费,从育秧到插秧,再到销售,他们‘一条龙’都包圆了。一年下来,我每亩可以净赚680多元哩!王秋林笑着说。

本资讯标题,智慧农业加持汉中鱼米之乡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0 09:15 , Processed in 0.0468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