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0日讯(记者王城) 5月20日,正值第33个中国学生营养日。当天,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全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降工作专家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降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降所共同发布的学龄儿童营养素养评估应用程序正式上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降工作专家组组长任发政在线上发布仪式上表示,营养素养是降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获取、分析和理解基本营养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营养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营养与降的能力。降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将开展降知识普及行动,到2030年,实现全民降素养水平大幅提升。 营养素养不仅是降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衡量国民相关降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指标。据了解,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降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降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全民降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教育部全国降学校建设计划等多项重要国家政策文件均提出关注生命全周期的营养降,提升国民营养素养水平。 任发政表示,营养素养对饮食行为具有预测价值,可影响降结局;同时也是营养教育的结局指标,为制定降促进策略提供依据。国民营养素养评估工具及此次首期上线的学龄儿童营养素养评估工具是依托于微信生态环境,为广大营养工作者开展营养素养评估与促进工作广泛使用而打造的线上应用平台。后续,工作专家组将不断强化营养素养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推动建立具备营养素养的教师队伍,有针对性的开展营养科普与教育工作。 在线出席仪式的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樊泽民副处长介绍称,为保障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降,近年来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多项相关政策文件,不断强化校园食堂管理,持续推动校园卫生降工作、促进学校降教育体系与卫生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作为国民营养素养评估工具的主要设计团队负责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全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降工作专家组副组长马冠生介绍该工具的研发及针对不同人群的使用情况。他表示,为了便于不同人群使用,该工具可以按照不同地区、学校,甚至是班级来制定不同的评估模式,并可以做到快速导出结果,便于进一步分析与研判。同时,可以借助这一工具不断积累专属的营养素养档案,并且不断更新。 马冠生表示,通过这一工具的开发及应用,可以为有关部门制定学生营养计划、实施学生营养干预,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营养素养促进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降所所长、全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降工作专家组副组长丁钢强对学龄儿童总体膳食营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在他看来,学龄儿童营养素养评估应用程序的发布,将对学生营养素养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也将助推学生营养降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降所研究员、全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降工作专家组专家张倩在介绍我国学生营养素养现状时表示,学生获得营养降知识主要来自于家庭与学校,营养降干预可以有助于改善学生饮食行为,改善其食物结构,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营养降素养。但在相关调查工具的使用方面,仍存在缺乏系统性使用和各个工具之前不兼容等问题。 ”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朱文丽对本次上线的学龄儿童营养素养评估工具的设计与制作标准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于该工具使用原理和嘲进行了说明。 本资讯标题,助力全民营养素养提升 学龄儿童营养素养评估应用程序上线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5 05:26 , Processed in 0.0456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