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接近尾声,嫩绿的玉米苗从土里探出头。忙完梨树模式春耕培训,吉林省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稍稍松了口气。 王贵满今年62岁,干农技推广工作近40年,任站长27年。这两年,正是梨树模式升级推广的关键时期,为了黑土地保护,组织上批准他延迟退休。 黑土地变变瘦让人心疼 梨树县地处松辽平原腹地,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大县。 小时候在田里玩,手往地里一掏就是坑,黑乎乎的,松软舒服。出生在梨树县的王贵满从型跟随父母种地,对黑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 1983年,从延边农学院(现为延边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王贵满回乡当了农技员。第二年驻村,王贵满天天扎在田里观察琢磨。他发现,梨树县水稻种植采用的水床育苗法,费时费力,产量还低,就琢磨尝试新方法。后来,王贵满的旱床育苗试验成功了,试验成功后的第一年,全县推广面积31万亩,为农民增收750多万元。就是想把所学都实践在黑土地上。他说。 25岁,王贵满就成了最年轻的副站长,可他心里却有了更大的担忧:粮食产量提高了,但过度开垦和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同时,水蚀、风蚀严重。春天一场大风就能把田地剥一层皮,土粒子满天飞,黑土地变变瘦让人心疼。王贵满说。 在我们这一代,不能让黑土地再变瘦了。2000年开始,王贵满联系农业专家共同研究保护方法,并开始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2007年,他联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科研人员来梨树做黑土地保护研究。 集中连片的土地是建立科研基地的基础。凭借在农民中的信誉,王贵满在高家村租到了一块破皮黄地块,成为梨树模式起步的试验田。 王贵满能干成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后来也把试验基地建在梨树县,原因之一就是看准了王贵满。目前,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在梨树设立基地,研究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 让农民种出更好的粮食 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得拼尽全力让黑土地重新泛起油光,让农民种出更好的粮食。王贵满与科研人员一道,研究推广秸秆覆盖地表、免耕少耕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梨树模式。 2008年春,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关义新和王贵满经过商量,打算共同研制适合当地农民需要的免耕播种机。缺少启动资金,王贵满便自己筹措了10万元。在没图纸、没车床的情况下,他们用半年时间造出了一台免耕播种机。后来,吉林省一家农机企业同意生产免耕播种机,经过不断改进后,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3万多台。 为了让梨树模式从试验田走入农户家,王贵满四处联系农民推广试种。把秸秆留在地里?这改变了原有的耕作方式。有的农民不相信,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种了几十年地,没见过这样的。 王贵满找到种粮大户杨青奎,按我说的做,保你一垧地多收2000斤。我拿我的工资担保,行不?话撂在这儿,大伙作证! 一咬牙,杨青奎同意了。还真信对了!通过给黑土地盖被子,试验地块一垧地比过去节本增效2000多元,年增产2000多斤。 如今,推广梨树模式成为科研人员、农业干部、种粮大户、农机厂家共同的事业,微信群成为日常沟通的重要平台之一。专家说秸秆要还田,可是种植覆盖后地温不够,春天不出苗,咋办?免耕播种机使用时走走停停,毛病在哪儿?&hellip&hellip微信里一次次提问,一场场争论,促使专家们不断改进机械和技术,农民不断摸索操作规范。今年,梨树县推广梨树模式的耕地达280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5%。 保护黑土地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 位于高家村的试验田刚起步时,王贵满曾畅想:希望10年后有效果。有人搭腔:20年后有成效也行。 10年过去,试验田土壤含水量从20%增加到40%,减少土壤流失80%,耕层0至20厘米有机质含量增加近13%,每平方米蚯蚓数量超过100条,是常规垄作土壤的6倍。试验田从破皮黄的普通地块,成了连续4年亩产超吨粮的高产田。 回忆这些年的工作,王贵满说:保护黑土地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 近年来,各项政策密集出台助力保护黑土地,农业机械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也在不断推进。2018年,吉林输布实施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将黑土地保护上升为国家工程。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英了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国完成黑土地保护利用的任务和目标。 今年,12亿元保护性耕作补贴已提前拨付到全省各地。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吉林省今年保护性耕作面积力争达到3200万亩。 从2021年春天开始,王贵满鼓足干劲参与到梨树模式升级版建设,即以300公顷集中连片土地为一个单元,在黑土地保护中尝试引入金融、保险、仓储等生产要素,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实现黑土地保护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对接。帮农民真正找到适合的技术,解决农技推广&lsquo最后一公里&rsquo问题。 梨树模式出名了,王贵满本可以获得更高收入的工作,可他拒绝了。王贵满说:我赶上了黑土地保护的好时候,我的责任就是保护好黑土地。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5 05:26 , Processed in 0.0435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