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原名我有一个梦)是袁隆平生前唯一作词的作品。5月22日,易烊千玺演唱的全新版本在袁隆平逝世一周年之际发布,以表达缅怀与纪念。(5月22日新华网) 我有着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光给了它希望,雨给了它滋养,陪着种子成长。我有着一个梦,走在田埂上,它同我一般高。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袁隆平院士在种子里描绘的禾下乘凉梦,何尝不是所有中国人的温饱梦?在袁老逝世一周年之际,人们深深地怀念这位解决了吃饭大事的老人。此前一天,恰是物致于此小得盈满的小满节气。在此将熟未熟、孕育着收获与希望的时节追忆袁老,有着别样的意义。 袁老爱说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传承就是最好的纪念。纪念袁老,我们要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要接过袁老手中的接力棒,守好种子安全、粮食安全;还要如袁老一般胸怀天下,做一粒好种子。 要做一粒好种子,深深扎根于为国为民的土壤里。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袁隆平决心学农。母亲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但他却死活要学: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他最初从事的是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纪念袁老,就要学习他这种奉献祖国、造福人民的老黄牛精神,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让个人对梦想的追求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要做一粒好种子,直面生长的种种困难,迎难而上,不断突破自己。袁隆平无惧这是对遗传学无知的嘲笑,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并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此后,袁老不断攻坚克难,不仅让杂交水稻产量节节攀升,更是将梦想种在了荒芜戈壁滩上、重度盐碱地里,不断创造绿色奇迹。纪念袁老,也要学习他这种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专注,以及勇于尝试、持续创新、永不言弃的毅力。如今,我国正奋力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在这场种业翻身仗中,尤须继承袁老的这股劲,如此,方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种子播于心田,必将生生不息。袁老走了,但袁老的种子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一往无前,开花结果。本资讯标题,像袁老一样,做一粒好种子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5 05:23 , Processed in 0.0455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