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江西丰城——大粮仓里的种粮新事

评论: 0|来自: 经济参考报

摘要:   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丰城市建立了长乐乡苏维埃政府,积极开展土地革命,带领穷人打土豪、分田地。今天,丰城市已成为江西大粮仓,2021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20.24亿斤。在这片红土地上,69岁农民杨国辉祖 ...

  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丰城市建立了长乐乡苏维埃政府,积极开展土地革命,带领穷人打土豪、分田地。今天,丰城市已成为江西大粮仓,2021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20.24亿斤。在这片红土地上,69岁农民杨国辉祖孙三代接力种粮,见证了中国饭碗越端越牢的历史新貌。

  荣塘镇马口村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青苗正茁壮生长,杨国辉喜上眉梢。今年天气不错,人勤劳天帮忙,指望着又是丰收年!他告诉记者,这是2021年新改造的高标准农田,耕作条件好,每亩地一年能产2000多斤稻谷,比以前的望天田好太多了。今年,杨国辉一家共流转了3000多亩地种水稻,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杨国辉从酗父母种家里六七亩地。以前人赶牛,牛耕地,人多地少,每亩地一季最多收七八百斤稻谷,靠种地只能勉强养家糊口。由于生活清苦,他索性带着女儿跑到外地卖水果挣钱。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粮食直补、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出台,杨国辉敏锐感觉到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农业大有可为。50岁那年,他毅然返乡,拿出所有积蓄在村里流转了200亩地,开始大规模种植水稻。

  那时我已经用手扶拖拉机耕地了,虽然效率不高,但总比牛耕地快,一天能耕20多亩。种粮有国家补贴,粮价也不错,粮农收益越来越好,坚定了我多种粮的信心!忆往昔,杨国辉分外感慨。

  2006年,远在海南做小生意的儿子杨志军,看到父亲在家中种粮收益好,也主动返乡加入了父亲的种粮事业。

  和父亲传统种地方式不同,他自己经常外出参加各种农技培训,试种水稻新品种,着手添置新型的大型拖拉机、收割机,粮食产量大幅提升,10多年间,流转的耕地也从200亩扩大到500亩、1000亩、3000亩……这几年,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支持下,他先后购买了4台耕地机、3台插秧机、2台农业无人机,推动农业生产向机器换人转变。

  两年前,在广东打工的孙子杨邦眼瞅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粮食生产,也回村里当起了职业粮农。和父辈相比,26岁的杨邦有更多新想法。他在学习种粮之余,还喜欢研究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等政策,积极对接丰城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运用农事、农资、农机服务大数据平台,解决种粮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买种子化肥,在农资大数据平台既便宜又便捷。农忙时农机不够,打个电话给农事服务中心,农机就调过来了!谈起这些大数据玩意,杨邦轻车熟路。最近,他还和农技部门合作,在田里建了一个气象服务站,在种植基地里安装了摄像头,实时监测农田土壤和农作物生长环境参数,他种的粮食比父亲种的亩产提高了100多斤。

本资讯标题,江西丰城——大粮仓里的种粮新事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5 16:31 , Processed in 0.0440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