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了,消暑解渴的西瓜又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一个大瓜,动辄十多斤重,如果一时吃不完,只能冰箱冷藏后第二天接着吃。然而,诸如吃隔夜西瓜险些丧命之类的网络科普却常令人纠结不已,隔夜西瓜是否真的有毒,到底能不能放心吃? ∑信食品与降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副研究馆员阮光锋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隔夜西瓜能不能吃,主要撒于西瓜的保存条件和处理方式是否卫生,与夜晚本身没啥关系。 网上隔夜西瓜不能吃的科普,常引用一些媒体报道的案例作为佐证。比如有媒体报道称,安徽一女子吃了用保鲜膜包裹后冷藏在冰箱里的西瓜,开始上吐下泻,随后陷入昏迷,最后导致器官衰竭住进ICU。经确诊,该女子的症状是典型的死亡率较高的感染性休克。 阮光锋解释说,感染性休克是人体发生感染后最严重的情况之一,主要标志是血压下降,身体的组织灌注不足(像稻田得不到灌溉),有缺血坏死、死亡的危险。导致感染性休克的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等,有些簿例如流行性出血热簿,也可以造成感染性休克,而且最容易击倒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婴幼儿以及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 不过,感染性休克与隔夜西瓜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阮光锋分析说,导致感染性休克的重要原因是细菌污染,一个好的西瓜本身没有细菌污染的问题。把西瓜放到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里,无论隔夜与否,也不会导致中毒。 但是,如果环境中存在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的细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夏天气温高,细菌容易繁殖。西瓜水分、糖分含量高,更受细菌欢迎。如果西瓜放入冰箱前,已经在空气中暴露过久并被细菌污染,切西瓜、撕保鲜膜时,也没有清洗刀具、没有注意洗手,保鲜膜本身因各种原因携带了细菌,存放西瓜的冰箱不太卫生或温度没有控制好,那么就有可能存在较严重的食用安全隐患。 所以,西瓜隔夜并不一定就有毒,关键还是要看西瓜的保存和处理是否卫生。 专家支招 如何放心吃瓜 ♂热的天气里,吃一口脆甜多汁的西瓜,是不少人中意的解暑方式。如何放心吃瓜?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范志红教授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提示一:不知道什么时候切开的瓜不要存到第二天再吃。买回去后,应削掉切口处的一层,然后及时吃掉。 提示二:一般来说,西瓜切得越小,和细菌接触面就越大,被刀和案板污染的机会就越多。超市里那些切成丁、切成块的西瓜,如果不是放在冷柜里,最好不要购买。即便放进冷柜,胃肠功能较弱的人最好也不要冒险。 提示三:切开一个西瓜后,可以先把马上要吃的部分留出来,剩余部分要立刻盖上干净的保鲜膜,放进冰箱里。 提示四:鉴于西瓜外皮也是被污染的,所以切之前要先把瓜皮整体洗干净;切西瓜最好直接用专门切水果的刀和案板,绝对不能和切生肉的菜板、菜刀混用。同时必须尽量保持干净。 提示五:冰箱储藏一定要生熟分开,切开的西瓜用保鲜膜覆盖,放在冰箱冷藏室上层,或专门储藏水果的保鲜抽屉里。 ※箱不是保险箱。特别是冰箱管理不当的时候,各种微生物交叉污染的风险很大。决不能让西瓜直接和生蔬菜、生豆腐放在一起,更不能接触到生肉、生鱼、生海鲜等;盖上干净的保鲜膜,主要是避免和冰箱里的其他食物发生交叉污染,但并不能防止产增殖。 提示六:冰箱里冷透的西瓜,即便微生物没有超标,对肠胃也有一定的冷刺激。所以,对于本来胃肠功能较弱,容易腹泻的人,即便按照以上几条安全操作,也不宜一次吃太多的冰西瓜。同时,隔夜的西瓜拿出来后,可以先切掉表面一层,然后在室温下稍微放一会儿,等温度不再冰嘴再吃。 (李建整理) 本资讯标题,隔夜西瓜真的有毒吗?专家支招如何放心吃瓜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5 20:23 , Processed in 0.0581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