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乌海市持续强化组织领导,紧紧围绕强化政策基本点,聚焦产业发展链,提升基础建设面,不断压紧压实责任,形成市委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行业部门、驻村干部履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保障乡村振兴全力推进。 着力推进农区居民增收致富 持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政策总体稳定,增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实效,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完成一季度防返贫监测动态管理工作,英乌海市防止返贫监测部门数据共享办法,结合自治区反馈各类比对数据,针对医保系统升级无法筛选农区人口报销情况的问题,创新工作方法,收集农区常子民信息,通过反向筛选,精准筛查重点人群,有效减轻基层负担,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通过核查,我市一季度脱贫人口自然增加2人,自然减少25人,新识别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3人,针对现有监测对象风险类型,均落实了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同时,创新防贫保障机制,2022年结合乌海市实际,参考商业保险投保理赔模式,按照1:8的比例放大赔付比例,筑牢防贫堤坝。 全面做好三保障、饮水安全和兜底保障工作。义务教育方面,全市义务教育阶段82名脱贫家庭学生全部在校就读,不存在辍学、失学情况。基本医疗方面,为享受政策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全额补贴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落实一站式结算和慢病签约服务。卓安全方面,按照自治区要求,对农区居民卓情况开展排查,纳入2022年农房抗震改造任务61户。饮水安全方面,全市农区均实现集中供水工程全覆盖和水龙头到家。持续落实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健全完善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三项制度,确保农区居民饮水安全有保障。兜底保障方面,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及时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全面做好兜底保障。 助力脱贫人口发展产业和稳岗就业。充分发挥金融助力作用。持续推动蓄信贷工作,做好政策宣传,2022年新增蓄信贷6户25万元,累计发放蓄信贷258笔1088万元。探索开展助农贷业务,将新丰村、泽园社区、赛汗乌素村纳入助农贷范围,开展信用村评定,已发放助农贷26笔123万元,为有发展产业意愿的农区居民提供金融贷款支持,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同时,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对全市脱贫劳动力全面摸排,动态监测,完善就业务工台账,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结合农区居民务工就业意愿和用工市场需求,举办就业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59人。针对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等具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农区居民,开发公益岗71个,公益岗安置占脱贫劳动力就业的45.8%,有效推进就地就近就业。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乌海市按照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都市型农牧业发展思路,坚持聚焦一个特色、打牢两个基础,初步形成以葡萄产业为主导,粮食、蔬菜、畜牧养殖业为基础的农牧业发展格局。 ≯焦一个特色,全面推进葡萄产业提质升级。2021年乌海市葡萄全产业链产值约6亿元,带动90%以上的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坚持建强一产。持续推进设施葡萄种植基地建设,2021年投入6000万元,建成设施葡萄种植基地300亩,2022年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330亩设施葡萄种植基地,目前230亩已开工。全市葡萄保有面积2.25万亩,产量650万公斤。坚持壮大二产。全市现有葡萄酒加工企业4家,葡萄酒年生产加工能力14300余吨,居自治区同行业之首。2021年,酿葡萄酒原汁1500吨,相当于200万标准瓶。2022年起,延伸发展葡萄干、葡萄汁等产品,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有机葡萄干及100%葡萄果汁加工中心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坚持做靓三产。成功举办4届中国 乌海丝绸之路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乌海荣获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赛永久举办地、入选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成以葡萄为主的农业休闲观光园30多处,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其中阳光田宇国际酒庄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汉森酒庄、吉奥尼酒庄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打牢两个基础,不断压实米袋子丰富菜篮子。始终强化底线思维,坚决完成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各类考核指标,粮食种植方面。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可达到6.8万亩,目前已完成播种面积5.2万亩,能够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市6.5万亩的种植任务。同时启动实施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建设1个玉米千亩优质高效示范区,目前已开始建设。菜篮子工程建设方面,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菜篮子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自治区菜篮子考核细则,开展全面自查自评,制定乌海市促进菜篮子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各部门责任,积极推进菜篮子保供基地,生猪、蛋鸡标准化养殖等项目实施,全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加快全市农区现代化发展 抓好美丽乡村建设这个中心。编制乌海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确定点、线、片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按照一村一品进行错位发展,形成美丽乡村带,打造以乡闲、乡养、乡研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两个重点。在全面完成农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任务的基础上,出台乌海市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实施六大行动,并制定年度推进计划,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实施厕所革命行动,今年计划完成户厕改造120户,目前已开工70户完工25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2.76%。实施垃圾治理行动,全市农区已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12座,配备农区保洁员295人,农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行政村达到42%以上。实施污水治理行动,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176公里,14个村(社区)污水治理均已达到自治区要求。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持续拓展三清一改,围绕清、拆、治、绿,全面清理农区生活、农业生产、乱堆乱建等垃圾。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行动,初步形成以市场化、制度化、志愿化、自主化为主的后期管护体系,同时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对群众反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形成随时提、随时改的行动共识。发挥主体作用行动,依托美丽庭院创建,持续开展庭院整治,鼓励农户在房前屋后、院内院外,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发展庭院经济。(闫佳)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0 12:25 , Processed in 0.0697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