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基因融合被证明是 水稻新基因产生的重要机制

评论: 0|来自: 科技日报

摘要:  ∑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新基因是生物表型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动力和源泉。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研究人员近期研究发现,基因融合是水稻及其近缘种新基因产生的重要机制,这意味着新基因研究 ...

 ∑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新基因是生物表型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动力和源泉。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研究人员近期研究发现,基因融合是水稻及其近缘种新基因产生的重要机制,这意味着新基因研究取得了又一项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著名国际期刊基因组生物学上。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形成的融合基因,不仅可以绕过漫长而又低效的位点突变带来的有害步骤,又可以通过序列重排而将远源相关或者不相关的功能结构域进行组合,极易产生新的结构特征和新的功能,从而助推物种的适应性演化。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章成君介绍,基于此,由他领衔的专题攻关组自主开发了基于系统发育框架的动态鉴定融合新基因的流程。

  此次研究中,章成君、周艳丽等人利用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中稻属的多个基因组数据,在最年轻的分支上选取了4个目标物种,共鉴定到310个融合基因。其中粳稻、籼稻、非洲栽培稻和短舌野生稻分别含有80、62、67和43个物种特异的基因。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分析,他们发现这些物种特异基因在群体中的固定频率分别为31.8%、15.4%、21.5%和93.3%,这可能对物种的适应性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进一步以粳稻为例,分析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融合新基因与其母基因有相似的表达模式,约三分之一的融合新基因具有分化的新表达模式。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敲除实验表明,无论表达模式分化与否,融合基因都能介导表型效应,从而影响物种的适应性。

  此项工作有望在大数据时代为融合基因的研究奠定方法和理论基础,并对未来优质水稻育种产生重要影响。

本资讯标题,基因融合被证明是 水稻新基因产生的重要机制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4 05:52 , Processed in 0.0439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