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3日,全县144万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毕!谈起今年的三夏,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委书记刘军民流露出一丝自豪,今年,上蔡小麦实际产量达到18.32亿斤,比去年增产10.03%。 眺望淮北平原沃野千里,心里念着粒粒归仓的麦子,刘军民感慨:现在回想起来,今年的丰收来之不易,整个‘三夏’只能用‘成如容易却艰辛’来形容啊! 刘军民的一句话,道出了不少县委书记的心声。攻克这一季小麦生产的重重难关,不易;在现有的较高产量水平上再上一个台阶,不易;在疫情防控最吃紧、农时不等人的情况下,统筹兼顾,同样不易……纵有困难千千万,稳粮抓粮不动摇,这是各个粮食生产县的使命,也是县委书记们的担当。 ⊙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如何抓今年夏粮生产,是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的生动一课。去年秋汛导致全国1.1亿亩小麦晚播,苗情转化任务艰巨,夺取夏粮丰收难度极大。加上部分地区春旱,病虫害易发,干热风、早衰、倒伏风险凸显,田间管理和跨区机收受疫情冲击……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着夏粮收成,也直接考验着各个县的粮食生产。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成安县成立了粮食安全领导小组和粮食生产工作专班,把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部署、来推进。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委书记刘金仓介绍,小麦促弱转壮是全县工作重点,入春以来,成安县开展了小麦科技壮苗行动和小麦春季肥水管理田间日活动,成立了县级科技服务团、乡级科技服务站,派驻村级科技服务专员,县、乡、村三级联动。县级财政还列支100万元用于小麦促弱转壮补助。责任落实、措施到位,成安县的夏粮生产稳住了。全县33.25万亩小麦,总产量3.43亿斤,较去年增长0.05亿斤。 在夏粮生产中,上蔡县也坚持早谋划、早动员、早安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刘军民说,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及时采取排涝、抗旱、统防统治等措施,克服各种气象灾害及各种病虫害影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加上今年‘三夏’期间天气晴好,麦收工作进展非常顺利,我们终于做到了粒粒归仓、丰产丰收。 粮食生产县能解决这一季小麦生产的难题,靠的是多年来持续抓粮稳粮的基础。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粮食生产连续19年丰产丰收,连续14年总产保持在22亿斤以上。齐河县委书记孙修炜表示,去年以来,齐河把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列为书记工程,坚持党政同责,建立四级书记指挥田,县、乡、管区、村四级书记带头抓,并制定齐河县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5年建成50万亩‘吨半粮’产能建设示范区的工作目标,实行项目化、工程化管理,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目标任务83.77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26.62万亩,目前已落实早稻种植面积26.78万亩,完成任务面积的100.6%。我们把粮食生产作为全县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挂点乡镇,确保田块落实到具体人。兴国县委书记李贱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特点,提早谋划,压实责任。 为充分调动农民和大户的种粮积极性,今年兴国县进一步优化了粮食奖补政策,仅粮食生产这项工作,县级财政预算投入达6500万元。我们将规模种植奖补的门槛从200亩、50亩分别降低到100亩、30亩。李贱贵介绍,种植30亩以上双季稻的每亩补助200元,其中早稻120元/亩,晚稻80元/亩;种植100亩以上双季稻的每亩补助300元,其中早稻200元/亩,晚稻100元/亩。 夯实良田基础,支撑粮食稳产高产 今年,山东齐河县115万亩夏熟小麦的产量牵动着孙修炜的心,不止因为这一季小麦丰收的来之不易,更因为他和农口的干部们都想弄清楚怎样才能做到旱涝保收,怎样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自5月下旬以来,来自山东全省的260余位专家及技术人员对齐河县6个乡镇177个村571个地块的小麦产量进行了全面摸底。从前期摸底到最终收获,可以看出高标准农田加上良种良法配套和科学栽培技术,大幅提高了小麦群体密度,实现了高产高效。孙修炜说,德州市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意味着核心区一年两季粮食亩产达到一吨半,也就是3000斤,包括小麦650公斤、玉米850公斤。在现有粮食产量较高水平之上要有新的突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支撑。为此,各乡镇(街道)都成立了吨半粮创建指挥部,整县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已累计投资10多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80万亩,全县粮田林网覆盖率达到100%,有效灌溉率达95%以上。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有了良田,才能将丰收攥牢。今年,兴国县也大幅提高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记者在兴国县埠头乡垓上村看到,原先的河滩地经过改造,耕作层得到了修缮,田埂横平竖直,一条平整的可以开小汽车的机耕道贯穿其中,两端的提灌设备保证供水。兴国县在高标准农田常规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又着重对土壤进行改良,充分挖掘增产潜力,2021年至2022年度新增高标准农田4.68万亩,目前正在规划设计6万亩。 相比于北方,南方农田的平整性基础稍差,就更需要提高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力度和标准,只有土地这种资源实现集约化,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产业的集约化。李贱贵表示,全县今年新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与往年相比标准大大提高,特别注重对土壤耕作层的保护和利用,同时修缮机耕道,提高南方稻区的机械化水平。 李贱贵认为,让高标准农田真正高标准的关键在于提高建设效率,争取一次性建设到位。同一个地块不能总想着‘今年建一点,明年建一点’,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土地规划。 农田变成良田,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好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才能保证粮食安全,让我们端牢饭碗的底气更足。 统筹疫情防控与农业生产,确保丰收到手 如果说晚播弱苗多、春旱灌溉难等困难是对各县农业生产基础的检验,那么,散点多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则是对其整体统筹协调能力的一次大考。 农业生产绝不能按下‘暂停键’!针对今年疫情防控和‘三夏’生产形势,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刘军民告诉记者,针对无法及时返乡和跨区作业的农户与农机手,上蔡县着手优化了农机服务,开设农机转运绿色通道,对转运农机的车辆和自走式农机优先查验、优先放行,对持有两码两证(降码绿码、行程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跨区作业证)的农机作业人员,允许农机通行和下田作业;同时,设置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点,设立24小时机收服务值班电话,为跨区机收人员提供小麦机收情况、气象信息、农机专用网点及专项政策查询等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作业期间遇到的困难问题。 快速核酸检测至关重要。刘军民介绍,上蔡县在高速口、交通要道、县域交叉口、加油站等设立固定核酸采样点,在乡村设立流动核酸采样点,为跨区作业人员提供免费、及时的抗原+核酸服务,确保作业人员每两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对核酸检测结果超过48小时的,由作业所在地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 为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我们实行网格化服务。刘金仓谈到夏收期间成安县的疫情防控时说,县领导包乡镇、乡镇和县直单位包村、村干部包户包地块,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成安县结合邯郸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三夏防疫情行动,组建了由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卫健等部门牵头的多个工作专班,还组建三夏志愿服务队,有效统筹疫情防控与农业生产。 解决了抢收的后顾之忧,还要做到丰收到手。关键在颗粒归仓。孙修炜说,针对当前疫情导致的不确定性,齐河县选择全面提升粮食烘干储存能力水平,坚持粮食烘干仓储一体化,按照应收尽收、应烘尽烘、应储尽储,深入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去年以来,投资5亿元,由县属国企齐源集团旗下齐源绿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齐河15个乡镇(街道)建成16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及烘干塔、智能化恒温粮仓等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齐河县粮食储备规模将达到19万吨,日烘干能力近11万吨。同时,齐河县组建17支临时转运服务队,推行粮食五代服务(代烘干、代加工、代储存、代清理、代销售),对接全县2800家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提前掌握烘干、仓储需求,全县检修农机具1.4万台套,确保粮食从地头直接烘干入库、颗粒归仓。 夏粮丰收虽已成定局,但距离秋粮的收获也就100多天,夏种夏管同样不能马虎。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县委书记们的日程表再满,粮食生产都会占据不小的篇幅。为了大地的丰收,他们继续奔走。 本资讯标题,党政同责落得实 稳粮抓粮有保障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9 02:51 , Processed in 0.0439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