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兴边富民 阔步前行(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

评论: 0|来自: 人民网-人民日报

摘要: 盛夏,行走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七彩云南,八桂大地,风光秀美,万物和谐。 这里绿水青山,绿色发展欣欣向荣;这里民族团结,文旅融合魅力无限;这里兴边富民,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在这片山水相连的热土上,广大干部群 ...

盛夏,行走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七彩云南,八桂大地,风光秀美,万物和谐。

这里绿水青山,绿色发展欣欣向荣;这里民族团结,文旅融合魅力无限;这里兴边富民,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在这片山水相连的热土上,广大干部群众踔厉笃行,唱响西南边疆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奋进之歌。

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势头强

潮涨潮落中,数不清的弹涂鱼、中华鲎等在被红树林发达根系守护的滩涂里悠闲嬉戏。这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金海湾红树林,总面积约3000亩。

红树林在抗风消浪、净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许多生物生长栖息的地方,保护和修复好红树林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郭国说。

好生态引来珍席物安家。公园内累计监测到世界极危鸟类勺嘴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翅鸢、褐翅鸦鹃等鸟类195种,中华鲎、弹涂鱼、招潮蟹、海天牛等底栖动物207种。

为了保护红树林,湿地公园全面推行林长制,制定任务清单,将保护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近年来,北海市红树林面积增加127.11公顷,截至2021年底,北海市红树林面积已达4210.99公顷,占广西全区红树林面积的45.1%。

不只是红树林。北海市分布的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均处于降状态,每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均保持在90%以上。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云南充分利用水、风、光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能源。

金沙江浩浩汤汤,一路向东,流经西电东送重大工程,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

5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百万千瓦机组顺利通过无水联合调试,进入调试运行阶段,向全面投产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自去年6月28日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以来,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已超过265亿千瓦时。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624.43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消耗约19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200万吨,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起到积极作用。三峡建工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主任汪志林说。

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陆续投产发电;曲靖市硅光伏产业蓬勃发展&hellip&hellip近年来,云南绿色能源装机占比、绿色能源发电量占比、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4项指标全国领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绿色,已成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鲜明底色。

文旅融合,民族风情魅力足

化上美丽妆容,挑一套傣族长裙,再佩戴上精美傣族饰品,伴随着相机咔嚓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告庄西双景景区,留下一个个美好瞬间。

来告庄,可不能错过旅拍环节。游客们既玩得开心,也在穿衣搭配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云南景兰文旅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监杨颖说,景区围绕民族特色,以西双版纳傣族集体舞、广场舞为主,配合非遗项目展演,每年举办民俗文化和节庆活动30多场,带动旅拍、夜游等行业蓬勃发展。

文化是旅游之&lsquo魂&rsquo,只有把民族特色文化挖掘好、利用好,才能彰显独特魅力、放大发展优势,让文化旅游产业更具生机和活力。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马晓冬说。

从大山里搬迁来,民族风情没有改。搬迁小区成景区,还有好酒等你来&hellip&hellip在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达吽小镇步行街上,卢勇升和伙伴们组成的幸福家园艺术团正在演唱瑶族迎客歌,迎接四方游客。

我家原来在大山深处,易地扶贫搬迁后进了城。政府支持我们在安置区成立了艺术团,大伙儿靠着民族特色表演吃上了旅游饭。卢勇升说。

手拉手艺术团每周至少表演4个晚上。小镇旅游运营中心负责人程卿介绍,达吽是壮语红水河的音译,意为达到理想境界,我们希望通过达吽夜 布努情系列风情表演,彰显独特文化魅力,让更多游客了解、亲近大化县。

参差错落的高阁低亭、风格独特的飞檐翘角,在街区建设上,达吽小镇融合布努瑶建筑风格,并结合了长寿文化、壮族铜鼓文化等多元文化要素,打造风情浓厚的文化特色小镇。

近年来,广西各地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建设,把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纳入旅游的线路设计、展陈展示和讲解体验,培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位,推动广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生活改善,兴边富民路正宽

广西东兴市庆丰海水养殖基地内,10个大型陆基圆池内游动着数不清的小鱼苗。一旁,技术人员在对水温、水质进行监测。

池子里养殖的是乌子婆鱼等,7月底就可以收鱼了。养殖基地负责人冯文武说。

冯文武是京族人。京族,广西特有的海洋民族。曾经的因海而贫如今已经变成向海而兴。冯文武说。近年来,东兴市充分挖掘临海优势,建成现代高密度海产品养殖示范区、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与教学区示范性基地,提供育苗、养殖、销售一条龙服务,示范带动村民发展大蚝、鱼类、对虾等海水养殖产业,平均每户养殖年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

我家这10个陆基圆池就是今年新建的,政府在养殖技术等方面给予很大支持。冯文武说,陆基圆池循环水分级养殖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循环水养殖新模式,相比传统养殖,一年可以增加两批次海产品的养殖,增收效果显著,还更为环保。

立足临海实际,东兴发挥边海优势壮大特色产业。2021年,京族群众人均纯收入2.1万元,日子越来越红火。

边疆兴,边民富。走进云南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龙乃村,新铺的水泥路向村里延伸,路两侧电网入地工作已经完成,特色民居错落有致,村容村貌整洁美观。

肖大哥,血压有点高,给你开点降压药,记得按时吃。村医肖金梅用电子血压计给村民肖三块测完血压,转身去隔壁药房拿药。

家门口就能看病拿药,生活更加方便,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肖三块高兴地说。

龙乃村拥有一个现代化村卫生室。卫生室里,门诊室、药房、输液观察室一应俱全,医用冷藏冰箱、中频治疗仪、电子血压计等医疗设备接连投入使用,还有两名村医在此服务村民。

村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产业发展有序推进,202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看着村里的变化,龙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爱军满心欢喜。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连续实施两轮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再次作出部署,力争用3年时间将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初步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械村,推动形成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的良好局面。

稳边安边、兴边富民。祖国西南边疆地区,各族群众在械路上阔步前进。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9 15:58 , Processed in 0.20118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