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水的光环虽然被戳破,但是要想真正遏制概念炒作,避免消费者被忽悠,除了要加强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提高降素养和辨别能力,有关部门也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 张淳艺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售价不菲的饮用水,如婴儿水、酵素气泡水、富氧水等。那么,这些高端水真比一般的水高端吗?(据7月4日科技日报报道) 市场上各种新概念的水层出不穷,其宣称的神奇功效令人眼花缭乱。比如,有商家专门推出婴儿水,称其是经过高温杀菌、无菌生产线生产出来的,能保证婴幼儿的饮水安全;有的大肆宣传富氧水,表示饮用后能增加人体内的氧含量,抗疲劳、抗衰老;还有一种酵素气泡水,商家宣称由于添加了酵素成分,具有调节肠道、减肥、助眠等功效。尽管上述产品价格比普通饮用水高得多,但仍有不少消费者趋之若鹜,认为贵有贵的道理。 专家为消费者关掉了所谓高端水的美颜滤镜,使之露出本来面目。婴儿水强调的无菌,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自来水入户前就已经经过了严格的净化处理,消费者只要把水烧开,就能起到杀菌效果。富氧水同样是故弄玄虚,先不说水瓶打开后,氧气会在压力作用下迅速跑掉,就算被喝到肚里,氧气也很难通过消化道黏膜被人体吸收,喝氧补氧并不靠谱。此外,酵素气泡水的酵素含量并不多,而且产品标准和许多碳酸饮料是一样的。 近年来,各种高端水你方唱罢我登场,很多看似高大上,充满科技含量,实则不过是炒作概念,收割消费者的智商税。原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饮料通则,明确规定包装饮用水分为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和其他类饮用水三类。其中,其他类饮用水又分为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其他饮用水。而在标准方面,我国只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 如今,随着光环被戳穿,一系列高端水悄然走下神坛。不过,要想真正遏制概念炒作,避免消费者被忽悠,除了要加强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提高降素养和辨别能力,有关部门也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根据广告法,商品的性能、功能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为虚假广告。华而不实的高端水,掺杂了太多的宣传水分,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此,有关部门应与时俱进,加强监管,责令商家停止发布虚假广告,并依法予以处罚。只有堵上吹牛不上税的漏洞,提高虚假宣传的违法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高端水概念炒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资讯标题,关掉高端水滤镜靠科普也要靠监管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3 01:23 , Processed in 0.0415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