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阳光散落的石板路,串起错落有致的木屋,延绵至山顶的精准扶贫广场。 这里是湖南湘西,十八洞村。 8年脱贫攻坚战,让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焕上新颜、名扬中外。 2013年11月3日,一个村民们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 这天,村里的梨子寨村民院坝前坪(现在的精准扶贫广场)里,习近平总书记和围坐在身边的父老乡亲攀谈,并首倡精准扶贫。 也是这一天后,村民石拔三老人家中的堂屋,多了张从未落一丝灰尘的珍贵照片。照片中,总书记与石拔三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当时,石拔三家中唯一的电器,是一盏5瓦的灯。 家里穷,买不起电视机,没有电视看。我(当时)根本没认出来,更没想到这是总书记。回忆起照片中的那一幕,石拔三感觉一切仿若发生在昨天。但总书记提到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让石拔三和乡亲们的生活发生着精准变化。 2013年以来,村里依山建起通村公路,也是后来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进村的路通了、路宽了,自来水流入家家户户了,无线网络覆盖全村了,银行、电商服务站开到家门口了&hellip&hellip顺着宽敞的村道,外出寻求出路的年轻人回来了。 不断地摸索中,大家慢慢地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弄明白了。这些年,他们精准发展特色产业,种猕猴桃、养蜜蜂、养黄牛、绣苗绣、建山泉水厂&hellip&hellip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发展切合村实际的产业,为整村脱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采取股份合作方式共同开发和经营,打造飞地经济,也是十八洞村探索出的宝贵经验。 日子在变化中前进,这里的大龄青年脱单了,老百姓的荷包越来越鼓了&hellip&hellip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两万元,较2013年翻了十多倍。 石拔三老人现在的家中,有了电饭煲,有了电冰箱,还买了一台大彩电。 通过收看新闻联播,石拔三可以常常看见总书记。现在,我们吃得好、穿得好,日子过得很开心,就盼着啥时候,还能看一看总书记。石拔三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期盼。 十八洞的变化太快了,解说词几乎月月都要更新。花垣十八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施进兰,一句话点评了这座2013年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7%、集体经济空白的村落,如今的日子越来越好。 梨子寨村民杨超文,为表达对自己美好生活的感恩之情,便把自家新开的农家乐分店,起名为感党恩。 每每有访客唠嗑,村民们总希望有人能为他们给总书记捎上几句话: 总书记,乡亲们非常想念您! 总书记给我们当家当得好,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总书记,我们把&lsquo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rsquo弄明白了! 可复制、可推广的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也带动了一批十八洞姊妹村的共同进步。 距离十八洞村30多公里的合兴村,为了脱贫,党支部书记麻妹英没少到邻居十八洞村拳。这些年,合兴村跟着十八洞村发展苗绣,搞种植、养殖,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日子也过得风生水起。 周边的新化县油溪桥村、永顺县高坪村、桑植县红军村等,通过借鉴十八洞村的解题思路,也从省级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特色村庄。 如今,摆脱了贫困的十八洞村,开始琢磨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十八洞村人,正摩拳擦掌,着力于从打造精准扶贫样板的经验出发,向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进军。(记者 俞慧友)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3 06:08 , Processed in 0.20462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