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河南省试点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赋能乡村振兴

评论: 0|来自: 河南日报

摘要:   光山县南王岗乡村会客厅。徐大持 摄 如何盘活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河南正在积极探索的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将成为激发乡村文化振兴、农民投身文化产业内生动力的重要路径。 7月31日,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启 ...

  光山县南王岗乡村会客厅。徐大持 摄

如何盘活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河南正在积极探索的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将成为激发乡村文化振兴、农民投身文化产业内生动力的重要路径。

7月31日,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启动会在信阳举行,我省将济源示范区、信阳市光山县、洛阳市栾川县、焦作市修武县的20个村作为首批试点,正式拉开文化产业特派员下乡的序幕。

遴选试点,河南率先探索

今年3月,文旅部、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英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建立汇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

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河南,成为率先推行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的试点瘦。省文旅厅立足全省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遴选出20个具有丰富文旅文创资源且基础好、活力足的村作为首批试点。

推行&lsquo文化产业特派员&rsquo制度目的是以文化创意为主,引导有情怀有创意的文化工作者、产业带头人、设计师等深入乡村,带动文化下乡、资本下乡、产业下乡,推动乡村实现整体性创新发展。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说。

文化产业特派员是乡村首席运营官,开展一村一员特派服务,引导支持在地产业发展和文化发展,与村党支部书记形成双轮驱动,共建人文乡村,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文旅部产业司司长缪沐阳认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正是推动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人才保障。特派员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入项目,更要为当地发展当好顾问和参谋。

特派员与乡村,两者须双向奔赴

7月初,光山县发布文化产业特派员招募令,吸引了全国各地顶尖团队来考察,实地走访了司马光故居、邓颖超祖居、光山县羽绒服装产业园、花山寨会议旧址、东岳村和南王岗乡村会客厅等。未来,他们将凭借各自的专业特长给光山带来新气象。

邓颖超祖居和花山寨会议旧址给洛阳卡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夏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迅速形成了红色文旅整体打造方案思路。目前想法是将邓颖超祖居做成沉浸式剧场,花山寨会议旧址采用沙盒剧本模式,结合红色体验馆,打造户外沉浸式研学项目,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经验。刘夏信心满满。

想不到光山有那么多优质的资源。杭州余粮乡创创始人高慧慧对东岳村油茶等产业兴趣浓厚,希望利用其共富工坊成熟商业模式进行赋能,通过设计村庄品牌识别系统、开发伴手礼、孵化产业工坊等方式,让村民、村集体深度参与,惠及更多群众。

省文旅厅产业处处长刘春晓认为,文化产业特派员通过实地考察对接,需认真分析乡村特色资源,研判哪些适合发展文化事业,哪些适合进行产业转化,针对村落发展规划,形成双向奔赴的项目方案,最终为试点县区形成一批乡创成果,进而形成区域示范,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乡创实践,打造河南样本

今年以来,省文旅厅携手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深入4个试点地区展开多轮调研,了解村情村貌、挖掘文化资源、梳理区域产业特色、对接项目团队,目前清华文创院与各试点地区已形成了试点村落清单和特派工作方案。

在清华大学文创院团队成员、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文化创意分会副秘书长洪涛看来,光山县东岳村的花鼓戏、宴岗村的山茶油,修武县大南坡的美学艺术、金岭坡村的康养民宿&hellip&hellip每个村子都有不同的特点、记忆和符号,都有独特的美丽,都值得文化产业特派员去深入挖掘。随着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的深入实施,将会给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注入强大能量。

刘春晓表示,河南将以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为契机,招引优质创意机构与人才返乡入乡,深度挖掘和培育本土隐性乡创人才资源,营造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良好生态,打造一批乡创品牌,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方面总结出河南样本。(记者 胡巨成 温嘘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子耀)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8 13:03 , Processed in 0.0458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