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特色产业兴旺 群众致富劲足(走进县城看发展)

评论: 0|来自: 人民日报

摘要: 眼下,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南部山区的高原夏菜陆续进入采收期,从县城前往新营镇刘家湾村的路上,依山排列的菜畦错落有致,绿意盎然。 刘家湾村村民李云飞和家人吃过晚饭,就赶到菜地采收头茬菜花。这长势,一天一个 ...

眼下,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南部山区的高原夏菜陆续进入采收期,从县城前往新营镇刘家湾村的路上,依山排列的菜畦错落有致,绿意盎然。

刘家湾村村民李云飞和家人吃过晚饭,就赶到菜地采收头茬菜花。这长势,一天一个样,个头太大就卖不上好价了,可耽误不得!李云飞将一棵菜花齐根砍下,剁去多余的梗,麻利地套上白色网套,瞧!两斤多,网兜恰好裹住,品质好,品相好,价钱也高。

榆中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是高原夏菜的核心产区之一。榆中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刘明亮介绍,目前全县85%的行政村都种植高原夏菜,有菜花、甘蓝等30多个品种,年产量近80万吨。

李云飞是2017年开始种植菜花的。政府发放种子、化肥、地膜等生产资料,并全程提供技术指导。5年后,刚开始没经验的李云飞,如今已是老把式,并通过土地流转,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3亩。每亩收入约5000元,全年收入不下11万元。李云飞说。

李云飞一家的变化,是榆中县农民依靠特色产业致富的缩影。2021年,榆中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超过36万亩,产值达19亿元,带动全县6万多户农民增收致富,占农户数量的60%。高原夏菜已成为榆中地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来自蔬菜产业。刘明亮说,按照每年净增1万亩的速度,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有望再创新高。

近年来,随着高原夏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榆中县农业用水矛盾逐渐凸显。我们这里年平均降水量才350毫米,蒸发量却达1400毫米,这倒逼我们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县农技推广中心蔬菜站站长杨海兴表示。

走进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智能蔬菜大棚,棚内高约1.2米处,白色方管悬空而置,生长其上的生菜排布整齐,碧绿水灵。杨海兴介绍,菜棚中有自动水循环设备,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可以直接送达蔬菜根部。只需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适时人工补充肥料,就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杨海兴打开手机给我们算,无土栽培一茬蔬菜,亩均耗水约15立方米,比起大田种植,节水达80%以上。

不仅节水,水培种植因光照可控、施肥精准、病虫害少,蔬菜品质鲜嫩,口感清脆,市场前景也更好。杨海兴介绍,榆中县现在不少速生叶菜已住进温室大棚,全县目前有蔬菜大棚超过2万座,覆盖面积1.6万多亩。

引进技术添活力,走出县域打品牌。榆中发挥地域特色,成功培育兰州高原夏菜品牌,组织引导农产品供应商和流通企业,赴上海、广东、海南等瘦,参加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东西部协作津甘消费帮扶对接活动等,推介高原夏菜,有效拓宽了销售渠道。

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位于榆中县定远镇,2013年成立,入驻蔬菜批发商户400余家,流动商户约500家,2019年以来每年向全国销售蔬菜150万吨,交易额45亿元,已成为以兰州市为中心、辐射西北5瘦的蔬菜一级物流和集散中心。榆中生产的高原夏菜,90%运往南方市场,最快60个小时就能到达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餐桌上。刘明亮说。

近年来,榆中县围绕高原夏菜特色产业,培育扶持60多家农业产业化企业,上游建设育苗基地,下游拓展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榆中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配套节水灌溉工程,进一步提升蔬菜品质,打造高原夏菜优势产业集群。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9 02:34 , Processed in 0.0417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