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0日讯(记者刘潇潇)北方民间素有在立秋节气后贴秋膘的习俗。老百姓们热衷于贴秋膘的理由是,夏日的炙热和闷湿让不少人胃口不好、食欲不佳,由于食量减少,人们发现自己的体重往往有所减轻,为了弥补这苦夏的亏空,秋季来临之后就要好吃好喝,为自己补膘。 那么,我们真的需要贴秋膘吗?每个人都有贴秋膘的需求吗?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教授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是否贴秋膘,应该撒于人体内脂肪的含量,体重偏低或轻体重的人可以适量贴,但要注意营养均衡、吃动平衡。 秋膘到底贴的是什么膘? §的原意是饱含油脂的肥肉,肥膘更是指富含油脂的肥肉。成语膘肥体壮就是来形容牲畜肥壮结实的。用在人身上时,膘主要指的是皮下脂肪。 马冠生教授指出,从专业上讲,人体皮下脂肪的量及占体重的比例,也就是体脂百分比(BF%),是反映人体降、预测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那么,人体内的脂肪含量应该如何测算呢?据介绍,目前判断肥胖最常用的一个指标是体质指数(BMI),也就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因为体内脂肪的测定不如体重和身高容易测量,所以这个指标可间接反映体内脂肪的含量。马教授表示。 用体脂百分比作为判断肥胖的标准最为准确。成年男性体脂百分比(BF%)大于25%、女性体脂百分比(BF%)大于30% 即为肥胖。 超膘者不适合贴秋膘 其实,脂肪在人体的不同分布也会对降产生不同影响。脂肪主要分布在内脏和上腹部皮下者称之为腹型或中心性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下腹部、臀部和大腿皮下者称之为外周性肥胖。 ≥马教授介绍,我国成年男性肥胖大都属于中心性肥胖,也就是俗称的将军肚;而中年女性肥胖也以腰腹部脂肪堆积较多。中心性肥胖得慢性疾病的危险比正常者大大增加。 相比其他类型的肥胖,中心性肥胖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升高 3到4 倍,同时也更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更大。马教授说,所以,对于已经超‘膘’的人来说,就不应该再盲目的‘贴秋膘’了。 学会三招 帮你降贴秋膘 ≡于那些体重偏低或者已经属于低体重的人,马教授表示,这些人群可以考虑适当贴膘,但也应该注意贴的食物种类,并与适量运动搭配。 马教授指出,合理膳食、营养均衡是贴秋膘的关键。维持生命和降需要 40 多种营养素,这些营养素缺一不可。由于人体不能合成这些营养素,就需要从各种各样食物中获取。没有一种天然的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他表示,秋补不能一味只吃大鱼大肉,奶制品、豆制品、菌藻类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要经常吃。 同时,由于秋天天气干燥,容易上火,所以在食物选择上应多注意,预防秋燥。马教授建议,可以经常食用以小米、燕麦、薏米、莲子等杂粮熬制的粥类,在熬粥的时候可以加一些薯类,如地瓜、山药等。少吃油炸食物,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最后,马教授提醒,贴秋膘也要保持吃动平衡,坚持每日适量运动,养成降的生活方式。本资讯标题,食话实说 | 立秋后 你贴秋膘了吗?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6 22:52 , Processed in 0.0436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