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这两年最火爆出圈的消费品牌,那么柳州螺蛳粉一定榜上有名。在一众新消费品牌拥挤的赛道中,并不新潮的柳州螺蛳粉成功逆袭,在市澈争中赢下不少份额。官方统计显示,去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500亿元,同比增长40%,直接创造30多万个就业岗位,带动近3万人脱贫。 一碗粉何以赢天下?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预制品的接受度提高,相关需求也膨胀起来,预制品不再是尝鲜的网红款,而被重新定义为日常消费品。而螺蛳粉不论是在社交网络上的讨论量还是交易网络中的销售量,都在这个时间段内实现飙升。但其实,这些外部因素的变化只能算是一个加速包。支撑其庞大影响力和钞能力的基点,显然在别处。 梳理相关时间线不难发现,早在2014年,当地就敏锐嗅到了市场需求,通过创新解决了螺蛳粉袋装的难题,这是螺蛳粉可以走出当地的重要一步。在这之后,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规范产品各类指标、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启动国际商标保护、打造产业聚集园区并不断延展上下游产业链,在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的运营加持下,柳州螺蛳粉实现了从家庭作坊到现代产业集群的跨越,街头小吃终于进化成撬动地方发展的大产业、金名片。 前有沙县小吃,现有柳州螺蛳粉,都是特色小吃成大产业的典范。它们从一地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说明各自打造特色小吃产业的打法走通了。这对其他地区发展特色食品产业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不言自明。我国多样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决定了我国各地资源禀赋各异,地方特色食品等种类丰富。这些冠以小的特色食品,虽然眼下多数仍默默无闻,但不能否认的是,它们中都蕴藏着撬动一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潜能,承载着增收致富的大民生,托举着促进乡村振兴的大梦想。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而特色产业因有一定的资源、区位和传统优势,而自然形成一定的发展护城河,理应成为乡村振兴中的关键性力量。乡村振兴大的政策背景,叠加消费市场趋于个性化等的变化,发展特色产业正逢其时。敏锐把握并抓住市场的需求,加大创新研发,以高质量和产业化占领市场、再不断完善配套、夯实品牌,成功玩家柳州螺蛳粉们的打法如果简单总结,大致脱离不开这个公式。公式提取并不难,各个角度的经验也并不难总结,难的是如何结合各地实际真正落地去闯去试。 也许有人会说,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柳州那样的工业基础和工业思维,搭建并延展产业链条、铺建产业园区这些大动作并不那么容易。这些挑战是现实的,当然要正视,但并非就因此而束手无策。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剧了竞争,但也创造了更大的机遇市场、丰富了干事的工具箱,其中不少还具有以小博大的潜力,比如电商直播等。 螺蛳粉的逆袭故事或不可复制,但创造专属一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故事,并非不可能。当然,这需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搅动并汇聚自下而上的创造热情和活力,是对一地从发展理念、基础设置建设、人才支撑等多方面的考验。但也正因此,更值得撸起袖子勇敢闯荡,开山拓路。 (作者:王丹) 本资讯标题,小特色何以成大产业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7 04:09 , Processed in 0.0436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