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添加剂和脂肪含量高 预制菜缺点不仅是咸

评论: 0|来自: 扬子晚报

摘要:   3分钟出炉一盘咸蛋黄梭子蟹、5分钟煎好一盘孜然羊排……原本可能需要花大功夫做的硬菜,预制菜分分钟就能搞定,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可最近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预制菜口感偏咸了,#预制菜中钠含量普遍 ...

  3分钟出炉一盘咸蛋黄梭子蟹、5分钟煎好一盘孜然羊排……原本可能需要花大功夫做的硬菜,预制菜分分钟就能搞定,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可最近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预制菜口感偏咸了,#预制菜中钠含量普遍过高#也引发众多网友关注。记者探访发现,有的预制菜成分表上显示每100g的含钠量甚至高达1110mg,确实远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标准。

  记者探访

  肉多菜少,预制菜的钠含量普遍过高

  下班之后如果我自己买食材做个毛血旺,估计得晚上八点多才能吃上晚饭。但是预制的毛血旺买回来5分钟就能出锅,不要研究菜谱,不用担心做失败,太方便了。27岁的蒋小姐两年前来到南京工作,一直独自生活的她每周都会买一两盒预制菜改善伙食,鱼香肉丝、水煮鱼片等都吃过。她告诉记者,这些预制菜给她的感觉就是:味道很足。

  29日下午,记者来到建邺区的一家盒马鲜生,胡椒猪肚鸡汤、蒜香风味烤鱼、蟹肉浓汤炖花椒……琳琅满目的预制菜从包装上的名字就已经让人垂涎欲滴。记者随机拿了一盒宫保鸡丁,除了配料表中一大串酱料、添加剂之外,其营养成分表中标注每100g的钠含量是939mg。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按一般食盐中40%的钠含量来算,成年人每天摄入钠的总量不应超过2000毫克。

  记者调查发现,超市售卖的多数预制菜每100克中钠含量大多不低于400毫克,且呈现肉多菜少的状态,纯素菜尤其是叶菜或者瓜类蔬菜预制菜寥寥无几。但记者随后在电商平台搜索预制菜蔬菜,发现了为数不多的一款组合预制冷冻菜,从商家提供的营养成分表来看,其钠含量低了很多,油菜心是36mg/100g、菠菜段是131mg/100g。

  医生建议

  选择性购买钠含量较少的预制菜,搭配果蔬补充维生素

  有报道显示,在中国的鱼、肉等预包装食品中,隐藏钠(盐)的摄入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这使得减盐的降饮食方式效果也大打折扣。除了钠含量比较高,荤菜类一般还会存在能量、脂肪量都比较高的问题,均超过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的量。南京市第一医院营养膳食中心主管营养医师戴春指出,三大产能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在预制菜中还是能够基本保留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蔬菜的缺乏,如果只吃重油重盐的预制菜,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这类营养得不到满足。

  不可否认,预制菜极大节省了很多打工族在做饭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对闭环的生产流水线,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家对食品卫生的担忧,可以满足部分人群的切实需求,但高盐、高热量的配料表也确实不建议多吃。那么,对于喜欢预制菜的消费者来说,是否有相对降的食用方案呢? 戴春告诉记者,购买时尽量选择钠含量比较少的预制菜。对于尝一口就能感到比较咸的菜品,可以用清水涮一下,减少表面酱料。如果经常食用预制菜,还应要注意一下食物均衡,可以搭配些新鲜的蔬菜或者是水果类,也可以额外去补充一些膳食补充剂,如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

  从包装标识来看,预制菜普遍保存期限较长,大都可冷冻保存12个月。长时间保存后再加热的菜还能有营养吗?也是不少消费者的疑问所在。业内人士指出,二次加热后可能会造成维生素C之类的热敏性营养物质部分流失,但并不会对预制菜品原来的营养造成很大影响。对于菜品制作加工及运输的营养损耗,记者注意到,大部分产品也都宣称采用-196℃超级速冻冷冻保鲜技术处理等等,可以保证预制菜品的口感和营养。不过,预制菜是可以应付一时之需,但最好不要作为解决日常饮食需求的长久之计。

本资讯标题,添加剂和脂肪含量高 预制菜缺点不仅是咸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7 05:57 , Processed in 0.0441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