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青年先行。日前,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浙江岱山支队前往浙江省岱山县多地开展实地调研。 非遗文化节直播现场 文化振兴:巧手非遗新传承 非遗文化润童心 为推进岱山非遗传承,支队成员对布袋木偶戏传承人王嘉定、船拳传承人徐明辉进行人物专访,并拍摄宣传片;创作非遗剧本杀普渡,将岱山奶奶等富有海岛特色的元素融入其中;举办非遗文化推介会,邀请本地儿童共同学习非遗手艺,并联合岱山电视台、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等多平台进行线上直播,线上线下累计两千多人参与,直播间点赞量近万。 支队成员入户问卷调研 产业振兴:品牌建设促发展 研学路线焕新生 围绕海岛空心村如何造心问题,支队与乡镇政府、村干部开展座谈,走访多地村民,为大蛟山岛、长涂岛的空心村旅游转型提供方案。 为解决大蛟山知名度低、品牌效应弱的问题,支队成员为大蛟山打造专属品牌logo。结合大峧山山海交融、怪石嶙峋的风貌,logo字体展现了粗犷、硬朗的风格;结合碧海蓝天、好客村民等特征,logo选取了蓝、红等配色,辽阔高远且不失亲切热情。 长涂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倭井潭的故事、小长涂岛的硬糕远近闻名。为充分激活现有资源,支队成员规划出三条研学路线,体现劳动、田园的绿色研学路线和激发探索自然、海洋保护热情的蓝色研学路线。 石子门村航拍点位图 生态振兴:探索零碳乡村新路径 打造渔业风情精品牌 为推进岱山县域内零碳乡村建设,支队成员以衢山岛双龙湾区为调研切口,访谈干部,问卷调研30余户人家,构建凉峙村的碳排放-碳吸收清单,并提出以减碳排、增碳汇为核心思路的八条改进建议。 为推进双龙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支队成员整合四村已有资源,因地制宜设计功能分区,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7 06:04 , Processed in 0.0634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