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保障粮食安全,他们从源头控制小麦条锈病

评论: 0|来自: 科技日报

摘要:   ◎本报记者 颉满斌   入秋后,在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中梁试验基地小麦试验田内,刚收完小麦的张耀辉和同事们一起,开始准备播种了。   收获前,在试验示范田的检测中,小麦新品种产量每亩约450公斤,而且抗锈 ...

  ◎本报记者 颉满斌

  入秋后,在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中梁试验基地小麦试验田内,刚收完小麦的张耀辉和同事们一起,开始准备播种了。

  收获前,在试验示范田的检测中,小麦新品种产量每亩约450公斤,而且抗锈性非常好。这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

  天水市是全国小麦条锈病的重要菌源地,如果天水市的小麦条锈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会造成黄淮麦区条锈病的大面积发生。作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中心主任,张耀辉副研究员告诉记者。

  在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的过程中,科研团队进行了产量测定、抗病性和农艺性状的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这些品种在天水市及周边干旱地区是可以大面积种植的。

 ≥了解,条锈病是影响甘肃陇南麦区(包括甘肃省天水市、陇南市)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发病严重的时候会造成小麦减产3—4成,表现的主要形式的叶片干枯,植株死亡,籽粒秕瘦。

  张耀辉介绍,过去陇南麦区抗条锈品种较少,条锈并生频繁,危害严重,当时该所小麦育种环境差,条件艰苦,在育种专家胥进修、李先振等人带领下,科研人员克服重重困难,育成了以天选15号、中梁11号为代表的一批抗条锈新品种,这些品种的育成及在陇南麦区的大面积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当地条锈病的流行及危害。

  20世纪90年代后期,条锈病新小种条中30号、31号出现后,造成生产上多数品种抗条锈性丧失,育种专家赵得礼及科研团队育成的中梁17号、中梁18号等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得以保持,是当时大面积推广品种中少有的抗条锈性稳定、高产的小麦品种,为当地的小麦生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此后,由于小麦条锈病小种条中31号、32号的出现,小麦条锈病在甘肃、陕西、四川、河南等11个省普遍发生,产量损失严重。在这种形势下,小麦育种科研团队不断壮大科研队伍,广泛引进种质资源,不断提高育种水平,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加快抗条锈小麦品种的选育,小麦育种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育成了一批抗条锈、丰产小麦新品种。

 ≥统计,2000年以来,该所先后育成了以中梁22号、中梁27号、天选43号等为代表的45个抗条锈小麦品种,保证了陇南麦区小麦生产上始终有抗条锈品种,持续有效地控制了陇南小麦条锈的发生,促进了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了粮食安全。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志成说,截至目前,该所已经研发了包括中梁系、天选系等在内的110个抗锈高产小麦品种。

  说起未来的打算,高志成表示:团队将加强小麦育种队伍建设、增加科研投入,做好种质资源的保护、提高育种水平和能力,为把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做好保障。

本资讯标题,保障粮食安全,他们从源头控制小麦条锈病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7 14:14 , Processed in 0.0436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