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一块田改革激活农业生产力

评论: 0|来自: 农民日报

摘要: 随着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步伐加快,农户将承包土地交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降低流转风险的愿望逐渐强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双增将 ...

随着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步伐加快,农户将承包土地交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降低流转风险的愿望逐渐强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双增将是发展趋势。安徽述埠市正在试水推进的一村一块田围绕土地做文章,试图解放生产力。近日,记者来到这里进行探访。

并田升级催生新活力

过去20亩地被分成6块,现在并成了一大块,我把我家的地全部托管给了村合作社,既省心还不耽误外出挣钱。2021年,蚌埠市怀远县徐圩乡梨园村两委盘算着把全村的土地集中托管发展订单农业,村民尚元召第一个响应。

徐圩乡是一户一块田的发源地,目前全乡67.9%的土地完成了一户一块田改革。一户一块田改革后产生了大块田,为土地规模流转提供了更多便利。

徐圩乡殷尚村村民方振星说:以前20亩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零碎地,农药化肥种子撒不均匀,中间撒太多,两边撒不到。现在肥料均匀,种子均匀,亩产最少增加300斤。

2014年4月,殷尚村两个村民组79户农户自发自愿,提出互换并地诉求。县委、县政府积极支持,以这两个村民组为试点,拉开了探索小田并大田试点工作的序幕。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改革,破解了农户承包耕地碎片化的难题,既方便了农户经营管理、减少了土地纠纷,又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但大农小户分散经营的现状没有改观,集体经济组织统的功能没有很好释放。从2021年开始,为了让土地发挥整合后的潜力,政府又在并田基础上推进一村一块田。由村两委成立股份合作社,把农民的土地全部流转过来,与农机合作社开展合作,发展订单农业。

以前我家有15亩地,并地后耕地面积增加到了17亩,过去一亩地产量800斤至900斤,今年亩产达到了1400斤。种子、化肥、农药投入减少了,收益增加了,我是非常愿意的。徐圩乡钞湖村村民赵广平高兴地说,我还积极动员村里的其他人参与托管。

我们年纪大了干不动了,村集体帮我们实施&lsquo一村一块田&rsquo土地托管带来的好处太多了。梨园村70岁老党员尚殿池说,土地托管后,大田生产带来的规模化效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每亩地节省化肥及人工费60元。化肥、种子、飞防都统一,既高效又解放劳动力。

&lsquo一户一块田&rsquo和&lsquo一村一块田&rsquo的改革和产业化发展是有机结合的,梨园村和殷尚村过去是贫困村,这也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具体措施。徐圩乡人大主席刘殿飞说。

一个村整合成一块田,通过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发展订单农业,目前已经建成2万亩订单玉米种植基地,下一步预计种植面积达到3万至5万亩。梨园村党支部书记尚元进告诉记者,从2014年的一户一块田到现在的大田,今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托管了4000亩土地,种植金北209玉米开展订单式农业,委托给盛世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全程田间服务管理,订单价格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07元到0.1元。

与村&lsquo两委&rsquo合作种粮后,有了规模化土地,我们种粮闯市场的能力也大大提升。很多食品加工企业就需要找我们这样的规模成本的土地作为原材料基地。盛世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尚跃,与徐圩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他说,以前合作社只接大户的订单,小农户三五亩地,跑一趟还不够油钱。现在一家一户都把地块连起来,农机下得去,统一耕种收,效率高了,成本就低了。他的合作社各种大型农机从30多台(套)发展到150台(套),服务面积超过10万亩。

尚元进告诉记者,在一户一块田改革的基础上,去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试点托管300亩土地种植红缨子高粱,委托给盛世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全程田间服务管理,300亩地共降低各项成本1.89万元,销售额达58万元,去掉成本和给群众的分红,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近20万元。今年,梨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每亩800元的价格,将全村5400亩土地集中托管种植订单玉米,打造一村一块田。订单价格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15元,秋收的时候盈利还要给群众分红。尚元进说,村里还给村民购买了农业保险,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同样的土地,一块田改革催生新活力:仅徐圩乡今年已经建成2万亩订单玉米种植基地、2万亩品牌糯稻种植基地,秋季还计划建设10万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hellip&hellip规模经营有力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改革且行且试且完善

看到怀远县的几个乡镇用一块田改革盘活了土地与资源,固镇县也积极行动起来。固镇县王庄镇大蒋村党支部书记蒋友介绍,今年6月,他们率先在后桥村民组开展了改革试点工作,组里有900多亩地,参与土地流转面积达到705亩。大蒋村村委会和农户签订协议,保证农户每亩保底收益不低于800元,村集体和托管方在每年收获结束结算时超出800元/亩利润部分,双方按照各自50%比例进行分红。村集体的50%分红,其中20%属于土地管理人员,15%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15%则分给农户。

大蒋村村民乔文海说:以前有7亩地自己种,现在将土地交给村里实施&lsquo一块田改革&rsquo,最后统一托管出去不用操心了,我还能出去打打零工,又多了一份收入。

有农户自己已经买了种子、化肥、农药,只有等下季再参与托管了。大蒋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张恒宽说,为推进村民组土地托管改革试点工作,驻村工作队也做了很多工作。工作队和村两委相互配合,每家每户进行宣传摸底调查,开展动员工作,最终农户参与度达到90%,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大一块田改革,增加土地托管面积。

王汉是固镇县有名的种粮大户,2011年他返乡创业,创办红彤彤农业专业合作社并担任负责人。王汉告诉记者,如今流转、托管耕地2.1万余亩,服务农户数量超过1000户,年产优质专用小麦、玉米3000多万斤,年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

&lsquo一块田改革&rsquo是实施大托管的基础。合作社、村&lsquo两委&rsquo、农民建立三方利益联结共同体,大家齐心协力把地种好,合作社进入良性运转轨道,粮食产量就得到了保障。王汉说,合作社积极探索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模式,联合安徽明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固镇县金桥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固镇县天泽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多家涉农经营服务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解决农业生产买、种、管、卖各环节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农场、合作主体、托管农户三方共赢。

建立利益联结共同体后,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品种统一、品质统一、产量稳定,做品牌粮食,更能形成品牌优势。王汉说。

在固镇县,一村一块田的改革才刚刚启动。与怀远县有所不同的是,由于没有实施一户一块田的基础,整地的进展比较缓慢。之前都是跟种粮大户进行合作,现在是和村委会合作,这将是一个发展的方向。王汉说。随着土地地租的增长,流转土地成本也越来越高。但是与村集体合作模式,农场、合作主体、托管农户三方形成利益共同体,有了村集体的保障,还有保险的兜底,能够持续下去。三方利益共同体的利益分配机制并不是固定的,粮食价格等因素的变化,利益的分配也是可协调和可灵活变化的。固镇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学东说。

改革的前提是要充分尊重农民和村集体的意愿,因地制宜,稳慎推进,不搞齐步走、一刀切,由点及面。蚌埠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勇说,从&lsquo一户一块田&rsquo到&lsquo一村一块田&rsquo,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推进土地资源相对集中,以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激活生产力。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6 22:42 , Processed in 0.0426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