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松花江畔稻花香

评论: 0|来自: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摘要:   春华秋实,丰收在望,沃野千里稻浪黄。连日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陆续开始秋收。在黑龙江瘦泉县新生乡兴安村,村党支部书记柳彦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虽然今年雨水大,但是我们这里没有出现水土流失的 ...

  春华秋实,丰收在望,沃野千里稻浪黄。连日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陆续开始秋收。在黑龙江瘦泉县新生乡兴安村,村党支部书记柳彦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虽然今年雨水大,但是我们这里没有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今年大豆、玉米产量预计增收20%。

  松辽流域耕地面积约5.6亿亩,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松辽流域三省一区坚持规划引领,努力在保障农业用水安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有效保护黑土地等方面破壁垒、解难题,为确保粮食连续增产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黑土地是命根子

  以水土保持闻名遐迩的黑龙江瘦泉县,丘陵起伏、漫川漫岗。秋收季节来到拜泉县,只见层层梯田如诗如画。

 ≥泉县曾是著名的水草丰茂、土壤肥美的膏腴之地。不过随着毁林毁草开荒加剧,20世纪70年代,全县水土流失面积高达97.4%,成为黑龙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域之一。许多土地变成了破皮黄,粮食亩产不足百斤,农民收入不足百元,在人们看来,照那样下去,拜泉终将无地可耕。

  如何扭转生存危机?人们意识到,保护黑土地是不二之选。调整垄向、兴修三田、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立体开发,拜泉通过四个阶段,探索出适合全县实际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路径。拜泉县水务局副局长张春山告诉记者,由山顶到沟底配置了生物、工程、农业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建立综合防治体系,拜泉形成了丘陵漫岗侵蚀区防治水土流失的立体模式。

 …过近40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拜泉县陆续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21年,拜泉县还被水利部选为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泉的水土流失治理是松辽流域保护黑土地的一个典型代表。松辽流域位于全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流域内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6.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流域粮食总产量达3463亿斤,占全国粮食产量的25%。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松辽流域三省一区的水利部门紧紧围绕保护珍稀黑土资源,积极推进坡耕地治理、侵蚀沟治理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同流域各省区携手形成了漫川漫岗区、丘陵沟壑区、农牧交错区、东北现代农业垦区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水保处(农水水电处)副处长任明向记者介绍,为推进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先后编制完成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规划和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等多项规划和标准,为保护好黑土地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技术支撑。数据显示,与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相比,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幅达15.41%。

  万顷灌区成粮仓

  秋收时节,肥沃的黑土地上,万顷良田稻谷将熟。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龙嘉街道、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等地的水稻种植区,水稻颗粒饱满、稻穗低垂,秋收拉开序幕。截至9月26日,吉林省秋粮已收获1.51%。其中水稻已收获1.91%,大豆已收获4.76%,进度与往年相当。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位于黑龙江省汤原县的引汤灌区是我国434个大型灌区之一,造福6乡(镇)2场的20余万农民。

  站在引汤灌区渠首大桥向下望,松花江支流汤旺河犹如一条丝带,在一片黄澄澄的稻田中蜿蜒。眼下,灌区已经结束了给水作业,工人们将进行检修、养护、清淤工作。引汤灌区是一项民生工程,在汤原县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灌区的作用都极为关键。引汤灌区管理处主任徐明葛说。

  汤原县汤原镇仙马村是第一个享受到引汤自流水福利的村子。曾经的提水灌溉改为自流灌溉,饿肚子的低产田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全村水稻种植面积已经从当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3200亩。村党支部书记唐有海说:有了引汤水,产量比以前高了很多,而且因为水质好,我们的大米都卖得好!

  在虎林灌区,50多万亩水田通过灌区引江水置换地下水。虎林市水务局局长黄建国告诉记者,相比地下水,江水水温高、有机质含量丰富,有利于提高大米产量、口感、品质,平均1亩至少增产50斤至80斤。

  黑龙江省水利厅农水水电处处长王智勇表示,近年来,黑龙江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重要位置。目前,全省有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332处,骨干渠道长度2.58万公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102。

  与此同时,引绰济辽、吉林中部城市引松供水、锦西灌区等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了蓄、引、提、调相结合的水资源调控体系;

  嫩江流域和洮儿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形成了有效协调省际间、部门间的水资源调度和监督机制;

  依托松原灌区、尼尔基下游灌区等水利工程建设,建成万亩以上灌区700余处,约占耕地面积的38%……

  灌区作为粮食生产的中流砥柱,一头连着国家粮仓,一头连着百姓生计。为充分发挥东北大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松辽流域各省区水利部门始终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开展节水增粮行动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流域节水灌溉面积近8100万亩,粮食主产区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江河再现生态美

  家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李英莲每天晚饭后都要到江边遛弯,现在沿江环境大提升,我们老百姓真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松花江是佳木斯的母亲河,曾经一段时期,乱采乱占、围垦河道等现象普遍存在,人水矛盾凸显。我们深刻认识到河湖管理保护势在必行。佳木斯市水务局河湖长制工作科副科长刘艳说,自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佳木斯集中力量啃下了一大批硬骨头。2019年11月,水利部将黑龙江省松花江佳木斯段列入全国第一批17个示范河湖建设名单。

  现在,松花江佳木斯段不仅发挥着防汛、生态、文化旅游的作用,更是一条农业命脉河。沿岸都顺势发展起了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旅游等项目,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刘艳告诉记者,沿岸的振兴灌区抽水站引渠疏浚工程、星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桦川县百里绿色稻米长廊等,都为黑龙江省粮食压舱石的地位提供了有力的水利保障。

  2022年,水利部英松花江、辽河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强化松辽流域河湖长制及河湖管理各项工作。以黑龙江为例,该省的五级河湖长体系和13项河湖长制工作制度已建立健全。黑龙江省水利厅河湖长制工作处处长平达向记者介绍,黑龙江全省河湖面貌显著改观、河湖水质持续向好、河湖保护意识明显提高,2019年至2021年连续3年获得国务院河湖长制督查激励。

 ∴年来,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联合三省一区组建了松辽水系保护领导小组,颁布实施松花江水系保护暂行条例松花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等规章制度10余项、流域性规划10余项,有效维护河湖降生命。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李和跃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强化统一规划、治理、调度、管理,搭建好流域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促进水系互联互通,在面向东北振兴和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上,与三省一区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松辽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

  松花江名片

  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北源发源于大兴安岭,南源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两江汇合后始称松花江。松辽流域总面积124.9万平方公里,流经广阔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以占全国13%的土地面积、8%的人口贡献了全国四分之一的粮食产量。

本资讯标题,松花江畔稻花香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8 01:10 , Processed in 0.0439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