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用于种植蔬菜的数字化厂房;一座建有咖啡厅、美术馆的村落;一片种植特色作物的农田&hellip&hellip记者近日在沈阳市部分乡村走访发现,这里聚焦做实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瞄准农业产业链条招商引资,带动科技、资本、人流来到田间地头,打造出一幅数字化、艺术化、产业化俱全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数字化车间种菜 在沈阳新民市大民屯镇,记者穿戴好鞋套,经过风淋间消毒,来到一片特殊的菜园子:上方是精准控光、控温、控湿的自动化设施;下方是供蔬菜生长的营养液。 只见一株株菠菜整齐固定在白色栽培板上,侧面纸卡上写着采收时间:定植日期9月27日;预采日期10月17日&hellip&hellip数字化控制,精准化栽植,沈阳秋实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车间有着十足的科技感。 我们的厂房占地5000平方米,一侧是全封闭人工光育苗箱,每间育苗箱育苗时间8天,可同时培育3.45万株苗;另一侧是2300平方米的&lsquo菜地&rsquo。公司董事长栾冰说,菜地一年可连续栽植18茬叶菜,年产各类叶菜60吨,超过了裸地种植效率。 记者看到,由于全部采取数字化控制,这片年产值超过400万元的数字化菜园,仅有两名当地农民负责看顾。 作为辽宁省的米袋子菜篮子,新民市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将农业生产从裸地搬进大棚,如今又有了数字化蔬菜工厂。这里已逐步发展为生产、加工、包装齐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特色小镇吸引游客 漫步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单家村,传统民房与现代民宿错落排布;传统的东北铁锅炖香气四溢,饭点时一座难求;农村画室、农家书屋、稻糠浴馆里,茶、咖啡一应俱全&hellip&hellip一座不失原味又别具风味的现代乡村初具轮廓。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单家村精心打造的稻梦小镇赚足了人气。稻梦小镇采取集中经营模式,村民既可以将卓出租给专业公司,由其改建成民宿,也可以借着村里的产业自建民宿经营。 这个村过去几乎空了,现在不仅越来越多村民回乡创业,还吸引了不少新鲜血液。经营单家村旅游业的沈阳稻梦空间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爱军说。 旅游业聚拢了人气,也提升了品质。2020年,稻梦小镇成立了名为稻梦美术馆的展馆,向乡村输入文化产品。管理美术馆的画家王仁祥说,现在不仅来参观的村民多了,每逢节假日,更是参观者趋之若鹜的打卡地。 乡村旅游产业要把产业做&lsquo实&rsquo,村子扮&lsquo靓&rsquo,人气做&lsquo旺&rsquo,才能让村子&lsquo活&rsquo起来。赵爱军说。 小作物串起大产业 秋日,记者走进沈阳法库县秀水河子镇长岗子村辣椒种植基地,这里片片三樱椒长势喜人,色泽红润的小辣椒垂挂枝头。 长岗子村的气候和地形均适合三樱椒生长,我们种植辣椒已有20余年历史。秀水河子镇长岗子村党支部书记乔建昌说,最早村里只有3户村民种辣椒,后来在当地政府鼓励下,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辣椒成了我们的致富果。 据了解,当地立足特色资源禀赋,聚焦优势产业、优势单品,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为种植户进行培训,特色小作物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今年,村里党支部领办了合作社,统筹推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共流转村民土地120亩。现在辣椒长势良好,估计能产生不错的效益,不仅能壮大村集体经济,还能进一步带动村民积极性。下一步,村里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乔建昌说。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8 20:25 , Processed in 0.0622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