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小苹果,让革命圣地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评论: 0|来自: 经济参考报

摘要:   331.7万亩、产量400.4万吨,产量和面积均占陕西的三分之一、全国的九分之一。   这串数字,是革命圣地延安苹果种植的概况,也蕴含着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密码。   深秋时节,行走在延安的沟峁山梁, ...

  331.7万亩、产量400.4万吨,产量和面积均占陕西的三分之一、全国的九分之一。

  这串数字,是革命圣地延安苹果种植的概况,也蕴含着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密码。

  深秋时节,行走在延安的沟峁山梁,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惹人喜爱,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的脸庞洋溢着丰收之乐。

  作为全国集中连片规模最大、气候条件最好的苹果优势产区之一,近十年来,延安持续实施品种、管理、营销三大创新,不断推动苹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从求数量到拼质量

 ∑技赋能加速苹果产业强身健体

  云卷云舒,秋意正浓。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一眼望不尽的苹果园里,丰收在树梢,喜悦在眉梢。

  握住果实、轻轻一转,66岁的村民赵永东摘下一颗苹果。家里20亩果园,去年赚了12万元。今年苹果品相更佳、行情更好,收入不会差。说起种苹果,平时言语不多的他头头是道:除了下苦功,还得会管理、懂技术。

  南沟村的果园,技术范儿十足:树冠高大、枝繁叶茂的传统乔化果树成为过去,矮化密植栽种的果园树形笔直、林间开阔;豆菜轮茬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防草布代替了除草剂,杀虫灯取代了杀虫剂。

  洛川县石头镇背古村,果农崔卫东正为两年前的尝试而庆幸。那时,他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示范站参观,决定改种秦脆新品种。如今,秦脆红利初显,崔卫东难掩兴奋:新品种易于管理、丰产性高,我家7亩8分果园,今年预计收入15万元。将来盛果期,亩收入会是老品种的两倍。

  地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但因技术创新跟不上产业发展,延安苹果一度好的不多、多的不好。近十年来,当地苹果种植从求数量转向拼质量:优化品种、调整栽培技术、提高防灾能力,一路求新求变,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红色的富士、黄色的瑞雪、绿色的澳洲青苹……依托院校+试验站+基层服务机构体系,越来越多适生优生品种在黄土地安家,像这样的苹果新品种,洛川已陆续储备了600多个。

 …过近十年推广,林间疏朗、便于机械化操作,高产量、高优果率的矮化密植果园,已呈燎原之势。目前延安全市矮化密植苹果种植面积达72.9万亩,成为苹果种植升级版的标志。

  2012年至2021年,延安苹果种植面积从315.4万亩增至331.7万亩,产量从260万吨提高到400万吨,产量增速明显快于种植面积增速,全产业链产值超过387亿元。

  万千果农梦圆械

  新业态新农人不断涌现

  从延安市区驱车半小时,便至宝塔区桥沟街道烟洞沟村。

  接完客户来电,果农乔桂梅走进果园,识别出客户认养的果树,动作利落地采摘、装箱,将苹果发往千里之外的北京。

  客户用手机小程序认养果树,我定期为他们直播长势。采收后,再用快递发货,这叫作‘延安有我一棵苹果树’。她说,以往苹果熟了才能卖钱,如今果树一开花就有人认养。

  果树认养悄然时兴,延安全市今年共有5.8万棵苹果树被认养出去。

  同是卖苹果,方法已是天壤之别。洛川县王掌柜农业公司,一颗颗刚刚采收的苹果顺次进入智能分选线。如同照CT一般,选果线为每个苹果拍摄出24张照片,依据外观、糖度、硬度等指标进行精准分拣。客户个性化下单,企业精准化销售。这样的选果线在延安已有105条,每小时可选果355吨。

  得益于冷链冷贮设备广泛应用,延安苹果渐渐从论堆卖变为论个卖,身价倍增,消费者也可四季尝鲜。

  过去苹果在采摘季集中上市,经常卖不上好价钱。现在如果行情不好,苹果可以存在冷库保鲜保质,一直卖到来年秋天。洛川县旧县镇洛阳村果农张永亮说。

  业态更加多元,产业加速细分,链条不断延长,一批懂市场、脑子活的新农人应运而生。在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52家规模企业、300多家小微企业入驻于此,5000多人在这里就业。

  园区的一间门店里,33岁的张秀秀正用手机联络客户。从包装箱订购到打包、装车和发货,一部手机,我就能搞定几乎所有工作。她说。旺季时,这位返乡青年每月要发出100多车苹果。

  截至2021年底,洛川已培育电商企业729家,建立网上销售店3600余家,微店5000多家。一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加入苹果大军行列。

  革命老区新名片 黄土高原展新姿

  坐在自家门前,宝塔区柳林镇孔家沟村的果农张彦斌忙着将新摘的苹果打包装箱、发送快递。

  品质过硬、诚信经营,仅凭网络销售,去年张彦斌就卖出7万斤果子,赚了30多万元。今年卖得更快、价格更高,预计收入能达到35万元。他乐呵呵地说。

 ∴年来,依靠种苹果的收入,张彦斌为三个儿女挣出学费,自己开上了小车,在延安城区买了新房。平时住在城里,工作则在农村,过上了上班族生活。

  延安市副市长魏延安说,延安70%的农民从事苹果产业,苹果收入占到农民经营性收入的61%,一批重点县、镇、村农民收入的90%以上来源于苹果。苹果不仅是延安农业的第一特色优势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延安最早种植苹果的洛川县阿寺村,近年来建起苹果文化街区,果园变成公园。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赏雪,果园一年四季有风景。在村头,村民李新安1947年用毛驴从河南灵宝驮回栽下的苹果树,依然枝繁叶茂,见证着延安苹果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

  小小一颗苹果,富裕一方百姓,也刷新了千百年来黄土高原山村面貌。

 〔塞区高桥镇政府驻南沟村干部张光红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业余时间,他最大的爱好是用手机直播果园美景,推介南沟村苹果。

  影像里记录着南沟村的巨变。11年前,张光红初来驻村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打电话要到山顶上找信号,村里几乎没有像样的产业。

  2015年以来,南沟村依托村集体经济开始种植苹果等作物。如今,柏油路修到家门口,生产路铺上苹果园。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南沟村成为黄土地上的一颗明珠。2018年,南沟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21年,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75万元。

  (记者陈钢、陈晨、张斌、李浩)

本资讯标题,小苹果,让革命圣地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13 03:12 , Processed in 0.04122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