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重庆茶如何补足短板借船出海

评论: 0|来自: 重庆日报

摘要:   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茶叶主产地之一,在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方面也颇具特点,中国茶申 ...

  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茶叶主产地之一,在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方面也颇具特点,中国茶申遗成功,将会给重庆茶叶产业带来什么影响?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我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知名茶企负责人等。

  申遗成功将提高中国茶的国际地位

  重庆日报:中国茶申遗成功会带来哪些影响?

  苗伟(重庆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苗品记茶业董事长):中国茶申遗成功是中国茶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全球茶叶市场70%以上的消费者喜爱红茶,尤其是英式红茶。中国茶在世界上的占比较低,申遗成功后将提升中国茶的国际地位。中国茶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标准,比如什么样的茶是中国茶,它包括哪些范围等等。

  谢宇(市农业农村委经作处处长):中国茶申遗成功意味着中国茶叶传统生产技艺及茶文化得到世界的高度认可,可以让重庆乃至中国很多地方的非遗茶技艺和习俗走上世界舞台。

  重庆茶叶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重庆日报:目前重庆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情况怎样?

  谢宇: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本次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有相关的44个项目,虽然重庆茶叶此次没能入列,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近年来,重庆把茶产业纳入全市十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进行重点培育,全市有35个产茶区县,茶园面积105万亩,茶叶产量5万吨,毛茶产值超过45亿元。基本建成渝西特早名优茶、渝东南高山名优茶叶和三峡库区生态有机茶三大茶叶优势产业带,初步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的现代茶产业体系。

  同时,永川秀芽手工制作技艺、巴南茶叶制作技艺、城口鸡鸣贡茶传统制作技艺等十二种传统制茶技艺被纳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百县·百茶·百人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先进典型评选中,永川秀芽南川大树茶秀山毛尖等夺得百茶典型荣誉。

  张节明(重庆茶业集团董事长):巴南茶叶制作技艺其实就是巴南银针的手工制茶技艺。它起源于明代,当时明代在巴县有两大贡茶,其中之一是巴条茶。

 ⊥南银针是在巴条茶核心制作工艺基础上,不断地精进和改良。它有两尖一圆、身披白毫的特点,所以被称作银针,其制作工艺在重庆传统制茶技艺中极具代表性。

  重生产端轻消费端导致缺乏市场影响力

  重庆日报:重庆在传承和保护传统制茶技艺和习俗上还有哪些短板?

  张阳(茶语网创始人):目前重庆的茶叶有一定的品牌基础,包括永川秀芽、南川大树茶、秀山毛尖等一些地方品牌,但是影响和规模都比较小,比起苏州碧螺春、安吉白茶、西湖龙井就差得很远了。

 】其原因,在于我们重视茶叶生产端,忽视了茶叶市场终端的培育。

  苗伟:重庆茶产业重心还是放在茶叶基地建设上,对茶文化,也包括茶叶店、茶馆这些销售终端的投入是微乎其微。而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像广东,他们除了重视建设茶叶基地外,还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茶叶文化和品牌建设上,政府通过培育一些叫得响的茶餐厅,来提升品牌知名度。

 ∴练内功抓住机会借船出海

  重庆日报:中国茶申遗成功对重庆茶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机会?

  张阳:重庆的特色茶要走向世界,需要苦练内功做好三点:第一是农残标准要符合国际出口的要求,不能只看国内市场;第二是关注非茶类茶产品的国际化或者开辟海外华人市场,比如武隆老荫茶,完全可以成为重庆火锅的绝配搭档,借助重庆火锅的知名度去闯市场;第三是文化培育,非遗是技艺和文化的共同体,技艺要有特色,文化也要形成完整的表达方式,要在茶俗、茶艺、茶宴中挖掘重庆的特色茶文化。

  谢宇:中国茶申遗成功,重庆要统筹做好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这篇大文章,以弘扬茶文化为关键,扎实推进茶文旅深度融合。

  一是狠抓茶文化资源发掘。支持涉茶院校、行业组织等围绕巴渝特早四川中小叶群体种和南川大树茶等三大品种及资源,开展茶文化内涵研究和挖掘;

 〓是狠抓茶文化科普教育。开展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举办斗茶大赛、茶文化节、采茶节、茶品鉴等茶事活动,推动茶消费,发展茶经济;

  三是狠抓茶文化载体建设。重点支持茶馆行业协会出台地方性行业标准,对茶馆、茶庄、茶叶营销店面改造升级,推进茶馆业连锁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培育茶产业服务集中区,打造茶文化特色商贸镇和特色街区;

  四是狠抓茶文旅融合发展。开展渝茶文化传承人、传统工艺制茶工匠培育和认定。促进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推进茶+旅游+、茶+生态+,建设一批茶文创精品。

本资讯标题,重庆茶如何补足短板借船出海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13 13:26 , Processed in 0.0438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