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盒马刀手的盼头:十年之后,重新选择一个起点

评论: 0|来自: 央广网

摘要:   你把牛肉给我切成纸片。   叶镇权忘不了师父跟他说的话。   师父说,切成纸片那么薄,你就成了。十年后想想,成了吗?成了,也没成。   现在,刀下的牛肉薄如纸片,挑起来,近乎透明。锋刃游走,切一 ...

  你把牛肉给我切成纸片。

  叶镇权忘不了师父跟他说的话。

  师父说,切成纸片那么薄,你就成了。十年后想想,成了吗?成了,也没成。

  现在,刀下的牛肉薄如纸片,挑起来,近乎透明。锋刃游走,切一斤肉上下不会超过3克——0.006的误差。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潮汕牛肉火锅这个行当,食客和刀客都有讲究,行家不是一天磨出来的。直到周边人都叫他叶师傅,很像一部电影里的尊称。人家是一代宗师,我顶多是‘一代宗亲’,都姓叶。

  不过想想还有那么点像,他用拳,我用刀,都是江湖中人。 叶镇权笑了。

  一路从街边大排档切到全国连锁店,再切到更现代化的盒马店。目光从案板上抬起来,成了深圳13家店的技术指导。订单、报表、库存、人材引进……,全部从头学起,大师傅又变成了小学徒。

  人活这一辈子,不就是有个盼头吗? 叶镇权说,总是要往前走的。

  17岁入行,没太高的学历,也没什么远大的理想,就努力把生活过好吧。

  入行整十年,每天只做两件事:磨刀、切肉。盼头也在一点点变化,变大。

  我才27,我能把牛肉切成纸片,就能把自己的阅历磨厚。

 §过年了,挣钱还是回家?

 ∝须回家。给家人、给师父包个红包,告诉师父:虽然时间像磨刀石,但人得像刀,总得有点光亮。

  刀法

  我的手就是秤

  年前,盒马店买鲜牛肉的老主顾排长队,叶师傅又拿起了刀。

  1月11日,他一天切了将近700盘肉,几百斤。来,切个9两的。刀刃在案板与牛肉之间游走,短短几十秒,上秤,误差2克。

  我的手就是秤。叶镇权开起玩笑。问他诀窍,叶师傅笑了,这得问问我的刀。

  第一个诀窍居然是磨刀。叶师傅的刀,每天都要磨半小时。两块磨刀石,粗粝的是负责锋利的,细腻的那块是负责光滑的。

  干我们这行,要像了解家人朋友那样,了解你的刀。叶镇权说,一把未开刃的新刀放到手里,见面礼就是磨上两个小时。

  其实每把刀陪伴刀手的时间,也就两三年。叶师傅最喜欢的一把刀,磨了三年,刀身被磨没了一半,但仍光亮可鉴。

  鲜牛肉触手,纹路、部位、肥瘦了然于心。纹路一定要逆着切,若纹路切不好,吃起来口感就跟木柴一样;雪花、吊龙、肥牛嫩滑,入口即化,五花腱更有嚼劲……老客喜欢吃什么部位,要比账本还熟。

  刀法,是多年拿捏的力度,力道大了,费时费劲;小了,切肉连丝。姿势、切角,都成了肌肉记忆,熟能生巧。

 ~选好牛,精妙解牛,能成就一顿潮汕火锅的70%。叶师傅说,一位好刀手是一家火锅店的灵魂。

  吃的是鲜,食客的第一要求就是薄,肉片薄,涮在锅里才滑嫩、软弹。潮汕牛肉火锅独有的舌尖文化,决定了食客与刀手之间,彼此都很挑剔。

  倘若食客三过水之后,吃到嘴里的肉,仍然发柴,没有入口即化,那下次大抵就不会来这家店了;反之,坊间传言,见大火激进涮肉的食客,必然是新手。店家不会将好肉交于你,免得糟蹋。

  切肉十年,很多老客冲的就是叶师傅的招牌,有时候叶师傅休息,食客们的夜宵就改天。

  念想?现在的念想就是多切点肉,早点回家过年。

  过年干啥?看家人,看师父。给他们包个红包。

  出徒

  想成为大师傅,镇店之宝的那种。

  哇,你们这个刀好锋利啊,我在家都切不出这种感觉出来。

  1月12日,盒马深圳红山店的鲜切肉铺旁,一位推着童车的女士称赞时,也看到了叶镇权手上的一道疤。

  学徒的时候留下的。叶师傅把五指摊开,左手食指的第一关节出,密密麻麻地印着二十几道刀疤,不仔细看,有些刀疤很难发现,刀口极细。

  从学徒时代带过来的,切一次手,就长一次记性。

  17岁入行,从学徒干起,一开始是没资格摸刀的,就是看着师父,从去筋学起,考核过关,才能切调料、配料、边角料,给顾客端上桌的牛肉,还是没资格切。练刀感和手速,切小辣椒和洋葱,扬着头,睁不开眼,刀不能停,辣得泪流满面。

  第一次切鲜牛肉的回忆,叶镇权有点囧,能不说吗?

  第一刀下去,刀都拿不稳,肉很厚的一片,第二刀?还不如第一刀呢,慌了。

  最普通不过的小学徒,一板砖呼过去能拍倒一大片的那种。师父就说了四个字,磨刀、切肉。每天让练8小时。

  每天撇下刀时,手腕都抬不起来。

  当时的小叶还算开窍的,就一个盼头,刀磨得再锋利点、切得再快点、再薄点,少挨师父两句骂。

  现在回想,也不算骂,师父言语不多,但说话通透。

  一开始只是叫我们每天不停磨刀。磨久了,学徒们心里不忿,天天这么磨,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师父看出来了,磨刀磨的是性子,切肉切的是气躁。

  潮汕火锅的牛肉刀手,有入行两年刚入门的说法,这里的师父哪里有戒尺,都是让刀锋教育你,心浮气躁、走神了,必见血。

  老老实实地磨刀,认认真真地切肉,切到手了,赶紧吮手指,擦干渗出的血,再继续。叶镇权知道,自己绝不是什么天赋型选手,悟性是专出来的,不是钻出来的。

  渐渐地,刀也默契了,肉也听话了。切了五年,叶镇权有了新的念想,想成为大师傅,镇店之宝的那种。

  他的工作地点换了,从街边的大排档,变成了全国连锁店里的明档,玻璃锃亮。

  师道

  说是切肉,其实是磨刀;说是磨刀,其实是磨(练)人。

  大师傅有自己的原则:你跟我借钱、借东西,都可以,借刀用一用,不行。

  很多人说,对刀手来说,刀就像老婆。

  出生于1995年的叶镇权,也成了师父。也有了自己的徒弟。

  最近三年,大师傅和徒弟们过得都不容易。在传统的连锁火锅店,也有没肉切的时候。

  以前的老主顾很少堂食了,戴着口罩从店门前匆匆而过,有时一整天,店里就零星的十几个食客。没有客人的杀伤力,远比切到手还大。店里的很多年轻人,也都陆续离开了。

  那时候,就希望店里的客人能多一些,大家都盼着口罩能摘掉的那一天,还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过日子。不像餐饮店这般冷冷清清。

  每天还是磨刀,再回想自己的师父,天天耳提面命地磨刀、切肉,其实也是对徒弟们的盼头:说是切肉,其实是磨刀;说是磨刀,其实是磨(练)人。

  走出连锁店,换个环境。叶镇权没想到能去到盒马工作。离开案板,他也不那么自信:17岁出来闯荡,学历不厚,每天切肉,磨刀,就是个粗人。

  但他不知道在哪听说一个三万小时成功定律:十年,3650天,每天切肉8小时,也快三万个小时了。

  前几天,在盒马店,叶镇权招聘成熟的刀手,他扭头掩手说:他一拿起刀,或者触碰肉,还没切,我就知道是不是行家里手。

  怎么看出来的?

  第一个,他握刀和准备出刀的姿势,我们大致就能判断出切肉的薄厚;第二个,师傅拿不同部位的肉,看肉的第一眼,就能判断出他对牛肉是不是了解,对常见的十几个部位熟不熟;第三个,看是否手掌上是否有老茧,老茧越粗糙,就证明越有年头。

  我觉得阅历和能力比学历重要。叶镇权说,我才27岁,趁着年轻,还是可以把自己当小学生,不懂就学呗。

  未来

  以后开一家自己的火锅店,全用上数字化。

  现在到了管理更现代化的盒马店,离开案板,转眼间又成了学徒。

  27岁的小学生也不容易,以前只管切肉,现在是13家门店的技术指导,刀手培养、门店分配、线上订单、库存、损耗、配送、补货、部位销售走势……很多词叶师傅都没听过。

  抬眼看,门店里永不停歇的悬挂链上,一个个包裹被传动到后场;拣货员拿着手机一样的东西,忙碌地穿梭在货架前,路过某个货架,机器就滴滴地响;后场的电脑显示屏上,数据在不停地跳动,更新。每天一家店的鲜肉吞吐、出货,数以万计。

  有次路过鲜羊肉档口,一问,一只羊身上卖53款商品,好家伙,以前只听说过(卖)十六分体(16个部位)。

  刚来的时候,很累,头大,甚至焦头烂额。父母知道他辛苦,电话里说:不行咱就回老家切肉,不用太拼。

  但叶镇权说,书本教你,学三年;事情教你,学十天。有盼头了。

  叶镇权突然发现,潮汕牛肉火锅这个行业里很多年轻人,都来这里了。

 ⊥在深圳,潮汕的三四十位切肉师傅都去了盒马店,每个店里都有鲜切肉铺、盒马火锅,叶镇权原本以为,这些商超很少有老主顾的。后来一看,确实老年主顾不多,但年轻消费者成了常客。

  我懂得老传统,也得学学新手艺,叶镇权说,十年之后,行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预测不出来,但一定是更现代化了。

  我的未来?我这辈子可能离不开餐饮行业了。也许没有人是生来就该成为切牛肉的,在每个人的篇章里,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故事开头;只是从戴上头套、提起刀的一刻起,刀手,就成了盼头,食客的,自己的。

  以后开一家自己的火锅店,也全用上数字化。做好每一步,才是对美食的尊重。

本资讯标题,盒马刀手的盼头:十年之后,重新选择一个起点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 17:17 , Processed in 0.0443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