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强化农村产业集群造血功能

评论: 0|来自: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摘要:   黑龙江鲜食玉米、安徽沿淮糯稻、广东农垦糖蔗……近期,经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评审并公示,有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入选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   产 ...

  黑龙江鲜食玉米、安徽沿淮糯稻、广东农垦糖蔗……近期,经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评审并公示,有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入选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创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有助于加快产业规模化集聚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各地已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特色资源汇集、市场前景好、联农带农紧密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如山东设施蔬菜、湖北小龙虾等集群综合产值均已超500亿元,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不过,伴随产业集群发展,一些制约因素也逐渐显露,比如不少地区面临产业链条短、价值链不深、供应链不畅、融资难融资贵、利益联结不密切、后备人才缺乏等短板弱项,要有针对性地强化政策支持,分类精准施策,夯实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基础。

 、挥好农业龙头企业中坚力量。各地应立足当地技术、市场等优质资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头作用,支持村企结对共建,联合专业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组建产业联盟、产业联合体,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可指导优质投资公司成立孵化基地,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与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借力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调动产业内经营主体积极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关键目标。各地可将县域作为推进核心,打破镇村界限,依托特色资源,围绕优势产业与潜力产业,完善配套基础设施,谋划引进一批现代农业项目,推动产业、资本、科技、人才等要素向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食品产业园集聚,打造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应通过延伸产业链、增加供应链、打通物流链、增强价值链,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还要培育一批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示范品牌,打造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名片,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品牌化营销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带动农业整体提质增效。

  资金有力支持是重要保障。各地应积极盘活农村资源,统筹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产业集群领域,增强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应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把对企业的奖补资金通过折股量化、收益分红等方式让农民直接受益,把更多就业岗位和项目增值收益留给村集体和村民。还应加强银企协调对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力度,打通金融助农、惠农、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坚强后盾。一方面,应根据产业集群的特点、规模、需求,梳理现有人才资源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根据匹配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需求计划和引育目标,达到物尽其才、人尽其用的理想效果。另一方面,应支持链主企业和骨干企业联合院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在竞争优势明显、人才集聚效应显著的农业产业园建设特色产业人才基地,培育一批扎根乡村、带动农民的人才队伍。还要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吸引更多新农人创业兴业,鼓励他们投身农业经理人、专业技术员和职业农民行列,通过领办创办手工作坊、乡村车间,融入农业产业全链条,让更多土专家乡创客脱颖而出,为产业集群注入技术活水,为乡村振兴厚植智力沃土。

本资讯标题,强化农村产业集群造血功能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15 21:21 , Processed in 0.0464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