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河北剩定市徐水区的大街小巷,驴肉火烧店铺随处可见,店内哒哒哒的剁肉声此起彼伏,食客三三两两坐着大快朵颐,满满人间烟火气。霍苒便是其中之一,一连两个驴肉火烧下肚,仍意犹未尽,在她看来,这一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驴火就是家的味道,是舌尖上挥之不去的乡愁。 霍苒是保定徐水区人,平时在外工作,假期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吃顿驴肉火烧解馋。她来到的驴肉火烧店是位于107国道上的荆塘铺全驴宴老店,正值午饭时间,门前停满来自北京、天津、河南等地的车辆,店内一桌难求。 老汤卤制,驴肉剁碎,夹入火烧,咬上一口,麦香裹挟着肉香,在唇齿间弥漫。尝过很多地方的驴肉火烧,还是觉得徐水的好吃。霍苒离店时还不忘打包几个,带回家与亲朋好友分享。 。定市徐水区的驴肉火烧久负盛名,据徐水县新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漕河小驴肉、荆塘铺的‘火烧’为当地风味小吃,闻名遐迩。 关于驴肉火烧,漕河驴肉加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敏英讲起来头头是道。徐水驴火历史悠久,时间长了,就慢慢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品牌效应,许多地方的店铺都会打出徐水驴火的招牌揽客。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沿着107国道从城北逛到城南,两侧卖驴肉火烧的摊点多达四五十家。刘敏英说,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路边摊早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消费需求,经营者纷纷主动求变,从摆摊转为店面经营。环境改变了,产品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刘敏英经营的漕河全驴宴饭店是徐水区最早的一批驴火饭店,自1996年开店以来,规模越做越大,回头客越来越多。这得益于对老手艺的世代传承和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刘敏英说。 从相驴、宰割到配料、煮制,任何环节和细节都马虎不得。目前,徐水驴肉加工技艺共涵盖4个阶段25道工序,工序繁杂,标准严苛。 今年五一假期,来自北京的王潇一家在店里排队近20分钟,终于吃上了心心念念的驴肉火烧。有纯瘦肉的,还有略带一点肥肉的,自由选择,十几元的价格也能接受,再搭配一口咸菜丝,开胃又解腻,口感丰富,非常地道。最让王潇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菜单里除了驴火,还有用一头驴做出的全驴宴。 干这一行要想走得长远,必须始终坚持消费者至上,要顺应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我们从驴肉火烧单品发展到全驴宴菜系,从单一的驴火到108道菜,正是掌握大众消费习惯变迁后的顺势而为。刘敏英介绍,近两年,随着悬装休闲食品的走俏和外卖行业的兴起,公司研发出多种口味的悬装产品,以及适合常温保存的驴肉焖子和驴肉酱,深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许多消费者到店享受驴火盛宴后还要带一些盒装产品。同时,公司抢滩布局预制菜产业,研发的预制驴头、气调保鲜驴肉等系列产品面市即火,已顺利打入南方市场。 目前,徐水共有驴肉加工企业20余家,驴肉火烧店300多家。不少企业推陈出新,发展精深加工的预制菜系列和低温肉制品、保健类肉制品,促进驴肉副产品综合利用;他们还依托徐水驴火的金字招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产品档次,开发出全驴宴烧烤驴宴涮驴宴等诸多品类,让更多消费者一饱口福。 (经济日报记者 王胜强) 本资讯标题,一口火烧解乡愁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9 17:52 , Processed in 0.17875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