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茅台军中五粮后勤特供……一些以军字号作为宣传噱头的白酒,引得不少消费者趋之若鹜,殊不知已落入不法商家的圈套。 不久前,宁夏军地联合查处了一起假冒军用特供酒案,封存白酒12个品种、600余件、3500余瓶,并对相关公司作出罚款3万元、没收无厂名厂址军酒的处罚,并责令其立即整改。 〃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除假冒军酒外,还有不少打着特供专供内部招待等旗号售卖的酒品。而事实上,相关部门早在2013年就曾明令禁止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商品。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虽然特供内供等酒品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多年前有关部门就已明令禁止制售此类商品。如今市场上流传的所谓特供酒等商品,不仅涉嫌违规销售、违反广告法,而且掺杂大量假酒,危害消费者权益,应加强整治。同时,消费者也应转变消费观念,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早已明令禁止 仍在暗中销售 上述案件线索源自一辆私家车——车身两侧疑似印有军队臂章样式的标识,后侧玻璃上标注着军酒销售的字样。宁夏军区警备办公室在执行纠察任务时发现这辆车,纠察员随即拍照并顺藤摸瓜,找到了车辆所属公司。 …调查发现,该公司线上销售军酒军品品类多达40余种。该公司主要负责军酒销售后的派送工作,其背后供货商为李某。2020年,李某在朋友的怂恿下嗅到了军酒专供等字号产品的所谓商机,开始以此为噱头售酒。最终,军区警备办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对其销售门店及库房进行查纠。 公开资料显示,特供专供商品曾一度存在,其中以特供酒最为群众熟知。但随着特供标识商品的泛滥,出现了商家借以牟取不当利益的问题,不仅误导消费者,还扰乱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 2013年3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同年1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要求酒类企业不准生产标注有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的白酒。 2020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清理整治网络销售和宣传特供专供标识商品专项行动。2022年7月,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禁止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的通告。 然而,重重禁令和打击之下,打着特供专供等旗号的酒品等仍招摇过市。 ‘特’字号商品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就是有利可图,有消费者出于收藏、送礼等心理,愿意花高价购买此类酒品。但实际上,这些‘专特供’酒往往来路不明。一些不法商家为此不惜铤而走险,明目张胆地生产销售‘军中茅台’‘军队专供’‘特供酒’等假冒伪劣商品。在北京从事烟酒销售多年的湖南人李林(化名)告诉记者。 近日,记者在北京走访了数家超市、烟酒专营店,均未看到特供酒的身影;在电商平台搜索特供酒内供酒也未查到相关信息。但以内部招待酒内部接待酒等为关键词搜索,仍能看到一些商家正以内供专用内部招待作为噱头进行线上销售。此外,还有商家销售标注有内部特供酒内部专供等字样的空酒瓶、酒标。 其中,一家江苏某酒业公司的官方旗舰店,正在售卖一款名为百年××内部招待酒的53度酱香型白酒,号称纯粮酿造、原厂直发,每箱(共6瓶,每瓶500毫升)建议零售价899元,实际售价399元。 在另一家网店里,一款名为飞天接待酒的53度酱香型白酒,页面显示的名称中含有内部白酒等字样。该白酒外包装与飞天茅台酒极为相似,酒盒上还特意标注了特制二字。 一名酒品销售行业从业人员告诉记者,曾有不少消费者向他询问是否有特供酒,目前业内也确实有人在销售标注有特供等字样的酒品。有商家不断翻新花样,采取更为隐蔽的手段逃避监管,其中尤以在电商平台上采取拼音缩写、汉字谐音等暗语方式使用特供专供标识销售、宣传商品问题最为突出。 制假售假泛滥 商家牟醛利 来路不明的特供内供商品,质量自然难以保证。 前段时间,重庆市武隆区市场监管局披露5·21特大制售特供假酒案,深度挖掘出特供假酒肆意流通的社会问题和利用商业调查App精准推销等新型犯罪手段。 ”京警方曾打掉一个制售假酒团伙,嫌疑人从外省购买包材,躲在北京某郊区乡村一处偏远的自建房里制假。这些销售时卖到上千元的所谓专特供酒,灌装的只是每斤20元左右的散酒。 茅台内供酒职工专用酒……甘肃省金昌市滨河路市场监管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某店铺货架上摆放了大量特供酱香型白酒,标注原厂地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执法人员与相关企业联系,经辨别鉴定为假冒商品。 李林透露,随着一系列禁令的出台,特供内供商品转入地下,一些不法分子将假冒伪劣商品披上特供内供的外衣,迷惑消费者、大肆敛财。 这些‘特供酒’‘内供酒’,极有可能是旧瓶装新酒,装的还是十几元、几十元的散装酒,然后通过下线经营的酒水门店向熟人或慕名而来的消费者售卖。而改头换面的散装低端酒,有了‘特供’的加持,往往能卖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李林说,需求旺盛的背后,其实是暴利在驱使。 近日,湖南省浏阳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冒特供白酒案。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毛某曾在酒厂工作,其从山东和湖南岳阳等地找到酒瓶、标签、外包装箱的供应商,并找到一家倒闭酒厂,利用酒厂的车间和设备生产、灌装、包装白酒。酒瓶和外包装箱上打着内部特供限量供应等标注的假浏阳河酒对外销售。 假酒摇身一变成为特供浏阳河酒,摆到了市场、商店的货架上。原本酒体8元一斤,毛某按150元每箱(每箱6瓶)出售,终端价格则更高。 实际上,早在2020年1月,湖南浏阳河酒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曾专门发表声明:市场上流通的所谓浏阳河50周年内部特供浏阳河50年内部特供等白酒均为假冒伪劣侵权产品。 涉嫌多重违法 ∝须严厉禁绝 有业内人士分析,如今,主流白酒企业不会再生产所谓的专供酒特供酒,市场上能看到的此类酒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在禁令之前主流白酒企业生产的特供酒依然可能存世;二是禁令之前一些衅厂打着专供旗号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三是近期不法分子擅自生产的假酒,质量没有保证。 受访专家称,如果现在仍有商家打着专特供的旗号大肆销售酒品,则涉嫌违法违规。 ”京京都律师事务所竞争法律事务部主管合伙人王菲律师认为,专特供类酒品屡禁不绝,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些不法商家迎合某些公众心理需求,使用相关符号和特征混淆视听,牟取不当利益。 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王菲说,专特供类产品,其核心在于攀附国家机关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本质上还是在欺骗、误导消费者,显然违反广告法禁止性规范。 ≥广东众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范超介绍,基于不少消费者以为特供专供意味着商品稀少和质量有保障,不法商家借此噱头抬高售价,利润空间大幅上升,此举还涉嫌不正当竞争,应当严厉打击。 此外,专家提到,因市面上销售的名牌白酒内供酒特供酒职工专用酒可能涉及冒用厂名厂址、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以及未履行进货查验等违法行为,或违反产品质量法、商标法。不法商家灌装假酒等行为可能触犯食品安全法乃至刑法。 王菲说,对于专特供类酒品,在强化执法监管的同时,各相关平台可以在显著位置进行风险提示,针对已知暗语设置自动识别预警,并对特定商品增加人工审核点位等技术和商业端的辅助措施。同时,加强以案释法,使消费者明白特供并不代表特权、特优,反而可能是特假、特差。 希望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积极学习和掌握日常用品相关的包装、原辅料标注常识,进一步提升消费体验。王菲说。 《超建议,酒类行业应加强规范管理,一旦发现存在制假售假现象,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反映、举报。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酒类产品尤其是高端酒类产品时,一定要擦亮双眼,旧能选择正规购买渠道,避免买到假货。 本资讯标题,暴利惊人!几元一斤的散装酒装成高价特供酒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3 19:48 , Processed in 0.0727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