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韭菜还能用上区块链?去年以来,在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坊安街道的十里八村,这个话题热度不减。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坊安街道洼里村的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片露天韭菜种植基地里,布满田边地角的传感器、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运转,将一畦畦菜地的数据实时传输上链。 洼里村因三面山坳、地势洼陷而得名。曾几何时,这里房屋低矮破旧,道路尘土纷飞,年轻人出走,村集体负债,是出了名的发展洼地。而如今,随着一系列先进种植理念和技术的应用,洼里村一跃成为现代农业高地。 区块链+韭菜是潍坊市会同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在玉泉洼合作社探索的创新应用。中国电信潍坊坊子区分公司经理王东介绍,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等特点,蔬菜生产、采摘、物流、销售的每一步操作数据都留存在区块链平台上,全过程可追溯。 我们按照有机标准种植了116亩韭菜,智能水肥一体机、监控摄像头、物联网传感器、气象站等智能设施一应俱全,全部生产数据及时真实地上链管理。洼里村党支部书记刘向东说。 2011年,在外创业的刘向东回村当选党支部书记,新班子把发展有机蔬菜作为富民强村的突破口。 洼里村党支部领办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确定了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牌、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严抓产品质量,全力打造玉泉洼有机蔬菜品牌。 我们发展立体种植,并研发出智能种植床,用的全是菌种,自己制作泥炭土,保证了蔬菜的有机品质。在合作社的种植大棚里,刘向东指着一张上下两层的智能种植床介绍说,上层是黑色基质,床下的箱体中间是夹层,里面有流动空气,通过空调调节为作物提供18℃-25℃的恒温生长环境。和普通大棚相比,这里的空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叶菜生产周期缩短22天,一年可采收叶菜16茬,土地亩均产值达100万元。 玉泉洼合作社里的黑科技不止这些。走进10层立体栽培温室大棚,记者看到一盆盆油菜、苦菊、芹菜、菌菇等按照不同习性有序排列,最上面3层是喜光蔬菜,中间3层次之,下面3层为不喜光蔬菜,最底层是菌类。负责搬运盆菜的AGV小车(自动导引运输车)沿着既定路线穿梭,像极了工厂车间的生产嘲。 昔日的穷洼里变身亿元村。据刘向东介绍,目前,合作社年生产有机蔬菜6000吨,实现产值8600万元,再加上特色加工、休闲旅游、教育培训等业态,三产融合总产值突破1亿元。 洼里村通过发展产业,把村民变成产业工人,有了稳定收入,外出务工的村民开始回流。老两口守在家门口,一年可以轻松挣10万元。村里老人刘天杰对眼前的生活赞不绝口。 本资讯标题,穷洼里迈上现代农业高地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4 17:05 , Processed in 0.27333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