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

评论: 0|来自: 经济日报

摘要:   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食物需求更加强调多元化、营养化。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 ...

  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食物需求更加强调多元化、营养化。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践行大食物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对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作了具体部署。但践行大食物观,还面临诸多挑战,支撑大食物观发展的制度、技术、市场和投资等条件还有待创新。

  大食物观是建立在粮食安全基础之上的。2022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6公斤,加上粮食进口,为我国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奠定了基础。

  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我国需要树立大食物观。首先,我国是人口大国,必须实现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和总体食物供给安全可控的目标。其次,我国高度依赖农区耕地难以在长期永续发展下保障国家粮食与食物安全,但我国幅员辽阔,广阔的陆地和海域能够为国民生产丰富的食物。再次,我国有多样化饮食文化与传统,食物消费观已进入了更加关注营养、降和环保的新阶段。最后,我国是开放和负责任的大国,随着国际贸易环境和风险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贸易能为保障食物安全和永续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食物安全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要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五大食物观。一是要树立基于食物消费趋向多样化的大食物安全观。在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基础上,加快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高值农业的发展,满足国民丰富多样的食物消费需求。二是要树立基于整个国土资源的大资源利用观。农业发展要从过去重点关注农区耕地向整个国土资源的方向转型,向耕地、草地、林地、湖泊和海洋要食物,多途径开发食物生产资源。三是要树立基于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大绿色发展观。通过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是要树立基于安全、营养、降和环保的大食物消费观。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同时,食物系统转型的最终目的是要保障每个公民的降和幸福。五是要树立基于全球资源与市场的大食物市场观。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助力我国农业永续发展和食物系统转型。

  根据食物来源不同,我国形成五大食物生产系统,包括农区食物生产系统、草地食物生产系统、林地食物生产系统、江河湖海食物生产系统和微生物与人造食物生产系统。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必须建立与各食物系统相适应的政策支持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区耕地农业宜粮则粮、宜经则经与水土永续利用,陆地水面宜渔则渔与养捕永续,海洋渔业宜养则养、宜捕则捞与永续发展,林区宜林则林、林经结合和生态永续,同时加快开发丰富多样的微生物与人造食物。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走创新之路,尤其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投资创新;生物、数字、装备和生态等技术创新无疑将决定践行大食物观的发展进程,而其他领域的创新也将为发展保驾护航。

  食物系统转型不仅是我国也是全球关注的最重要发展议题之一,追求的是为人类提供更充足、营养、降的食物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重目标。我国是人多地少的人口大国,依靠农区耕地的农业来实现食物系统转型双重目标将极其艰巨。同时,我国幅员辽阔、食物消费多样化,通过树立与践行大食物观,有条件、有能力实现食物系统转型的双重目标。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为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黄季焜)

本资讯标题,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6 19:46 , Processed in 0.0435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