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房企扎堆进军养老产业 真服务还是噱头?

评论: 0|来自: 中新网

摘要: 中新网8月31日电(记者 马榕)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正在托起一个朝阳产业——养老产业。中国社科院预测,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成达13万亿元。面临转型困惑的中国房地产企业从中嗅到商机,万科、绿城 ...

中新网8月31日电(记者 马榕)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正在托起一个朝阳产业——养老产业。中国社科院预测,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成达13万亿元。面临转型困惑的中国房地产企业从中嗅到商机,万科、绿城、金地、保利地产远洋地产等扎堆入场养老地产。但这究竟是真服务还是噱头?是房企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还是转型压力下的浅尝辄止?房企探路养老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养老地产蛋糕的抢食者

2015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人有2.22亿,占到总人口的16.1%,而到21世纪50年代,我国老年人数量将超过4亿人,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这是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导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中提到的数据。

这意味着关乎民生的养老产业将释放巨大经济能量。据中国社科院老年研究所测算,目前中国养老市场带来了约4万亿元人民币的商机,到2030年可能增至13万亿元。

与此同时,从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截至7月,北京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烟台关于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的意见等地方政策的推出,养老与房地产的结合政策东风不断。

于是,养老地产已然成了近两年来房地产企业炙手可热的转型方向。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经有超过80家房企进入养老地产领域,养老地产项目超过百个。

中新网记者发现,万科、绿城、保利地产、远洋地产等龙头房企已将养老地产写入年报发展计划,操盘者也会在不同场合阐述其养老产业蓝图。

未来20年,养老产业会诞生一个万亿市值的企业,这个企业可能来自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可能来自保险或者医院行业。30日,万科集团副总裁、北京区域首席执行官刘肖在万科和北京控股集团(下称北控)联手打造的怡园光熙长者公寓发布会上说,养老地产很重要一点是地产、保险、医疗资源的整合,而这正是万科在探索的事。万科从2010年就开始布局养老地产,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青岛、成都等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开业超过30个养老项目。

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也曾介绍,保利正在以全链条介入养老产业,并提出了三位一体的中国式养老模式。更早涉足养老地产的远洋地产则提出要打造闭环式养老地产服务生态的目标。

是真服务还是噱头?

无论是万科的养老地产3.0版本迭代计划,还是远洋地产的闭环式服务生态,亦或保利地产的中国式养老,都面临市场的同一个质问——老人是否能真正得到舒适的居家养老服务?

实际上,尽管杀入养老地产的房企不少,国内知名的养老项目、可复制的模式却寥寥。

即使在北京,养老事业发展也不大好,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养老小区很不容易。今年80多岁,一年前入妆京怡园光熙长者公寓的马爷爷告诉记者,之前他花了很长时间在北京的养老项目中挑选,发现一些是在郊区,医疗条件不好,一些环境条件不错,但价格又太贵。

医疗便捷、价格实惠、不打破自己原先的生活习惯、能有自己的朋友圈,是记者采访到的四位70岁以上老人对养老项目的共同期待,其中医疗护理便捷尤其被看重。

而医疗、护理资源的短缺,正是房地产企业发展养老地产的一大瓶颈。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提到的一个现实是,按照目前我国老龄化速度,我国养老护理人员数量严重短缺,缺口达千万数量级。

万科和北控给出了一个思路。北京朝阳区光熙门北里22号的0.7公顷地块上,原先是只是一个酒店,2014年由北控改造为北控光熙医养中心,如今北控与万科合作,建成了拥有两栋楼、240张床位的怡园光熙长者公寓。万科方面称之为医养结合的养老地产类型。

团队医师大多有三甲医院经验,每天到老人房间查房,并会提供配药、取药、服药、以及除疮处理等医护专业服务。北京万科医养管理公司总经理于永玲说。针对国内养老护理人员短缺这一短板,万科未来还有计划做自己的护理培训学校。

盈利的硬骨头该怎么啃?

除服务难题外,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也是房企向养老地产进军的一大心病。

中新网记者发现,远洋地产、万科等运营的养老项目,盈利来源通常为房租或床位费+护理费+餐饮等其他费用。相比与此前卖房的巨大利润,养老领域并非真正能从现金流上赚钱的行业。

一位三线城市开发商向记者介绍,养老地产对医疗等配套设施要求高,比起卖房子,前期投资成本大,但受益却像跑马拉松。所以养老地产多是大房企在尝试,而且项目集中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城市,产品也多针对高收入人群。

同策机构研究总监张宏伟指出,养老项目用地、融资渠道、配套政策等解决方案缺失,盈利模式不成熟,正制约着房企在养老地产领域的发展。

谈到养老地产盈利模式,宋广菊曾指出,养老地产短期还是要通过适老住宅销售反哺,再用3到5年时间实现营亏平衡,之后用8到10年实现盈利。

万科相关负责人则告诉中新网记者,养老事业有点像互联网,很多互联网公司现在还是在赔钱,但它可能有上百亿的估值。因为养老地产核心不是地产,而是服务,事实上所有的服务行业其实都不是高盈利产业。(完)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9 08:51 , Processed in 0.0464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