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绘就新征程上的粮辰美景图

评论: 0|来自: 扬子晚报

摘要:   又稻丰收季,粮辰美景时。9月21日,由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泰州市人民政府指导,兴化市人民政府、泰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承办的水韵苏米稻米文化节在泰州兴化粮食物流产业园盛大开幕。江苏省粮 ...

  又稻丰收季,粮辰美景时。9月21日,由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泰州市人民政府指导,兴化市人民政府、泰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承办的水韵苏米稻米文化节在泰州兴化粮食物流产业园盛大开幕。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胡建军,泰州市委常委、泰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沈峻峰,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顾雷鸣,江苏省粮油学会理事长夏春胜,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级巡视员张生彬,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刚等出席活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金雨希 通讯员 王祥

  现场直击

  水韵苏米声誉日上 走好合作共赢新粮道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建军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全省粮食行业始终牢记总书记粮食也要打出品牌的殷殷嘱托,自2017年以来,水韵苏米省域公共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省内到省外,从名不见经传到声誉日上,品牌的影响力、带动力日益增强。江苏将始终秉承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初心,架起连接万顷粮田与万家餐桌的桥梁,在新征程上走好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新粮道。未来,将延链而进,着力构建更富带动力的产业布局,聚群而兴,着力构建更富创造力的产业平台,携手而行,持续在构建高质量粮食产业体系上走在前、做示范。

  泰州市委常委、泰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沈峻峰介绍道,泰州全市6家企业入选水韵苏米核心企业,其中5家位于兴化。2023年,泰州市财政安排350万元市级农产品品牌建设专项经费,全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泰州将以本次稻米文化节为新的起点,更加自觉地守初心、担使命,加速推进区域粮食转型发展,更好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产学研融合、校村企携手,是苏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开幕式上,水韵苏米张洪程院士创新基地、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兴化工作站、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在泰州兴化挂牌,为兴化稻米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带来强劲动能。

  随后,水韵苏米品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正式发布,开启江苏稻米产业发展的新篇章。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品种培优、品质管理、品牌推广、营销拓展、融合发展五大提升行动,到2025年,建立健全标准化的生产体系、现代化的储加体系、数字化的营销体系、规范化的质量体系,提高粮食产业发展质态,培强壮大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级省级重点链,推动江苏好米迈向中国名米,江苏粮食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变。

  参加开幕活动的还有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各设区市、部分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分管领导,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行业院校专家,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中粮贸易、中粮米业、北大荒食品、中粮工科、佐竹机械、丰尚装备等50家苏米核心企业负责人以及兴化、戴窑重点粮食加工企业代表和新闻媒体近300人。

  院士专家江淮论稻

  为进一步探寻水韵苏米品牌发展的新路径,进一步研讨放大水韵苏米品牌效应的新举措,9月21日,首届水韵苏米稻米文化节江淮论稻活动隆重举办。与会的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分别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依次作主题演讲,分享现代农业建设实践经验,深度阐述了现代稻米产业的发展前景、实现路径。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韩峰在致辞中表示,水韵苏米连续四年荣获中国十佳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成为推进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抓手。科技赋能是确保品牌历久弥新、助力产业兴旺发展的重要保证。未来,江苏将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

  推进水稻生产迈向少人化无人化

  绿色高产优质稻田是指具有较高综合生产力、资源高效利用、农田生态环境友好的农作生态生产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家张洪程表示,水稻绿色高产优质现代化栽培和稻田降管理,是一个创新再创新、实践再实践的长期过程,需要多部门、多领域、多学科协作推进,不断深化攻关与完善,才能实现理想的美好目标。我们期望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与资助,与同仁们全力协同攻关,不断向纵深部署,栽培、土肥、植保、农机、农智等学科融合创新发展,不断登上新台阶,在扎实推进水稻生产全面实现高水平机械化绿色高产优质栽培的同时,加快向少人化无人化迈进,在推进中国式水稻生产现代化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品种间地域性稻谷价格差异化将持续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棉粮处处长、稻米分析师团队首席分析师周惠分析,2023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国内稻米价格总体波动相对有限。受不利天气影响,部分地区稻谷价格有上涨空间。

  今年来最低收购价启动的频次和范围越来越小,这也意味着稻谷市场越来越呈现出市场化发展的趋势,品种优秀、符合市场需求的稻米将使得稻谷价格的分化情况更为显著。他总结道,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市场需求逐渐改变的背景下,从市场需求出发,进行优质品种生产销售以及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或是企业摆脱低效经营的有效途径。

 ∑技赋能稻米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稻米加工产业何以高质量发展?北京国贸东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平聚焦工艺技术装备创新,从智能制造推动稻米加工精准化、柔性生产技术推进稻米加工提质增效、适度加工技术促进稻米加工节粮减损三方面,解析稻米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稻米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工艺技术,还需要先进的装备。江苏的粮食机械制造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粮机制造业产值全国第一。现代稻米加工设备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稻米的营养成分,还可以降低损耗,提高产量。通过工艺技术的创新,加工效率得以提高,通过装备创新,产品质量得以提升,最终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使稻作文明在中国更好地发扬光大

  稻米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首要品种,占总产量30%以上,全国三分之二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原料。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专委会主任、全国粮标委原粮及制品分委会副主任谢健指出稻作农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谢健围绕稻米与生存、稻作的起源、稻作与生态、稻米与文明,进一步对水稻起源与演化的认识、加强水稻育种和文化推广等方面进行交流分析。并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凝聚水稻研究的各领域专家,发扬传统,使稻作文明在中国更好地发扬光大。

  谱写苏垦米业全产业链发展新篇章

  江苏省农垦米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冯儒介绍道,经过20年的发展,苏垦米业已成为拥有9家现代化大米加工分厂,日烘干能力达1.8万吨,原粮仓储能力达50万吨,年加工能力40多万吨,营收47亿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水韵苏米核心企业。未来,苏垦米业将着力打造成以粮食加工业为核心、以粮食贸易和粮食储备为侧翼、以依靠科技研发为支撑,多元化并举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经济。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稻米产业作出新的贡献。

本资讯标题,绘就新征程上的粮辰美景图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22 05:47 , Processed in 0.0614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