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9月仍是蘑菇中毒高发期 外出游玩勿采勿食野生菌

评论: 0|来自: 科技日报

摘要:   ◎新华社记者 侠 克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降雨天气,降雨过后,野生蘑菇生长进入旺盛期,公园、山区、树林、绿地常常会冒出各种各样的野生蘑菇,一些有毒蘑菇也混迹其中。   专家表示,9月份仍是蘑菇中 ...

  ◎新华社记者 侠 克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降雨天气,降雨过后,野生蘑菇生长进入旺盛期,公园、山区、树林、绿地常常会冒出各种各样的野生蘑菇,一些有毒蘑菇也混迹其中。

  专家表示,9月份仍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期,提醒外出游玩的市民群众勿采勿食勿买野生菌,谨防蘑菇中毒。

 ”京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副所长马晓晨介绍,野生蘑菇的种类很多,其中有毒的有500余种,剧毒的有40余种。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各异,中毒后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常见的可分为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敏皮炎型7种类型。中毒后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视力模糊、精神亢奋、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在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而主要引起死亡的是急性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马晓晨说。

  目前对蘑菇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生中毒,发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预防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专家表示,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出现不适,无论症状轻重,都应眷就医。如意识清醒可立即催吐,若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一起食用过毒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出现中毒症状,都应该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马晓晨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肝损害型蘑菇中毒在临床上存在假愈期。患者在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期过后,自我感觉已经康复,特别容易忽视而不愿意就诊,而此时体内已经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对于超过6小时以上潜伏期的中毒患者要及时转诊到有诊疗能力的综合医院进行治疗。

本资讯标题,9月仍是蘑菇中毒高发期 外出游玩勿采勿食野生菌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22 05:54 , Processed in 0.0412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