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5日讯(记者李冬阳)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相对指标,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低GI食品因其在控制血糖波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展现的优势,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据GIR(GlobalInfoResearch)调研报告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低GI食物产值达到915百万美元,2023-2029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3.3%。 面对消费者对低GI食品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需求,相关企业、研究机构积极围绕低GI产品进行基础研究、研发、测试、推广、科普等,助力降产业发展。2023年9月22日上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玛士撒拉(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共同成立低GI联合研究中心并现场签约、揭牌。双方将围绕低GI技术体系开发和低GI营养食品研究等内容开展合作,致力于推动我国低GI产品的研发进展,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良好示范和借鉴,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美味、营养、降的低GI产品。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玛士撒拉(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低GI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1.9%。从数据看,人民群众降在糖尿步面存在较大风险,因此控制血糖相对比较重要。国家卫生降委发布的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指出,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相对指标,选择低GI食物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2021年发布的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提到,限制总能量的低GI饮食可减轻肥胖者体重,且短期应用的减重效果优于高GI饮食(证据等级B,弱推荐;同意比例96.6%)。 低GI食品在控糖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口味差、口感粗糙等痛点。据了解,传统的控糖食品有杂粮饼干、玉米面窝头等,富含膳食纤维,往往口感比较粗糙。然而,经过研究机构、企业的多年努力,如今市面上已经有一些低GI食品实现了原料配比科学,营养丰富,并且口感好易消化,满足了消费者对GI食品的高品质需求。 本资讯标题,产研联手助力降产业发展 低GI食品市场再添研发力量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22 12:24 , Processed in 0.0424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