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虚拟运营商实名制调查:经销商用假身份证批量绑卡

评论: 0|来自: 东方今报

摘要:   业内人士称 治理电信诈骗不能只靠实名制 关键点在支付渠道   因接连发生的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继而发生离世惨剧,让近年来已然泛滥的电信诈骗,被推至聚光灯下。矛头所向,靶心之一,是诈骗者常用的170/171号段 ...
  业内人士称 治理电信诈骗不能只靠实名制 关键点在支付渠道

   因接连发生的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继而发生离世惨剧,让近年来已然泛滥的电信诈骗,被推至聚光灯下。矛头所向,靶心之一,是诈骗者常用的170/171号段,以及其背后的虚拟运营商。

   虚拟运营商利润空间小、管理和渠道建设经验匮乏,加上渠道商为抢市场忽视规范,造成业内“养卡”泛滥,进而导致170/171号段成为“诈骗集中营”。同时,业内专家表示,实名制难以完全解决电信诈骗,关键点在支付渠道。

  数据

  实名登记率并不低

  为给电信、联通、移动三家独大的电信市场注入活力,工信部于2013年底开始发放牌照,虚拟运营商作为“鲇鱼”被引入市场,170与171开头的号段即由虚拟运营商运营。虚拟运营商本身没有基础网络,它们租用三大基础运营商的网络,从三大运营商手中批发语音流量、短信等服务,再直接分销或者加入自己的创新服务后,卖给消费者。

  截至目前,工信部发放了5批共42个虚拟运营商牌照。涉山东徐玉玉案的远特通信,即是第二批获得牌照的虚拟运营商。 自称是“中国最大的一站式通信服务平台”的远特通信,实名登记率似乎并不算低。 在工信部网站8月5日公布的对虚拟运营商实名制落实情况抽查暗访的结果中,远特通信在网用户实名登记信息合规率为95.95%,符合工信部曾经提出的“确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达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的要求。

  调查

 …销商大量“养卡”

  记者从上海部分电话卡售卖点了解到,没有身份证件,也可以买到170或171号段的电话号码。

  记者询问无需登记的原因,有店家向记者出示了一种35元一张的电话卡,称该卡属于一次性卡,不可再充值,故无需登记。 而更多商家则直言,自己出售的虚拟运营商卡,已经经过实名认证,符合相关规定,其中一个店家拿出了一摞标价50元的电话卡,均为171号段。他告诉记者,所有的卡在经销商手中进行了实名登记,“经销商有办法找到大量身份证进行登记,为了方便消费者”。但对于具体的操作办法,他表示并不了解。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内人士表示,该店家所说的情况是行业内常见的“养卡”现象。“养卡”又称“假激活”,虚拟运营商通过非法途径买来大量身份证信息,提前给待售的电话卡进行身份认证。

  兴起

  管理和渠道建设经验匮乏

  “这也是虚拟运营商的无奈之举。”该业内人士称,“在很多省市虚拟运营商的号码交易很不活跃,但按照规定,虚拟运营商只有在每个开展业务的城市用户开卡比例达到50%,才会获得下一批号码资源。为了维护市场,他们只能这么做。”

  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表示,170、171号段成了诈骗电话的集中营,暴露了虚拟运营商管理经验和渠道建设经验的匮乏,“许多刚刚拿到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没有放号的渠道,也没有发展用户的概念,这时很多经营卡的企业就会找到虚拟运营商寻求合作。在过去三大运营商的渠道竞争就已经非常激烈,虚拟运营商的出现让发展用户更加困难。许多成为渠道商的卡商为抢夺市场会忽视一些规范,非实名制开卡就是这个时候兴起的”。

  无奈

  利润少不愿一刀切全关停

  记者打开远特通信的官网,立刻就有一个页面弹出要求客户配合进行实名制认证。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不少运营商都会用各种方式提示消费者主动进行实名认证,但因为用户黏性不高,虚拟运营商的客户主动认证的比例非常低,“很多实用虚拟运营商号码的人都是外地打工者,多为临时使用,用完号码就丢弃了,认证追溯对他们不具有约束力”。

  “虚拟运营商也挺无奈的。消费者不主动认证,很大一部分源自‘僵尸’用户,但又不能一刀切把所有不认证的用户服务暂停,这样又会误伤正常使用的消费者。”邹学勇说。 记者电话采访了一家位于浙江的虚拟运营商,其负责人表示,虚拟运营业务只是企业的边缘业务,内部没有采取什么额外的监管措施。 邹学勇透露,虚拟运营商一般会从三大运营商手中拿到7-8折的优惠,再将这些语音流量、短信等服务以原价卖给消费者,但经过层层渠道的“盘剥”,其中的利润空间很小。更何况许多虚拟运营商为了抢占市场推出零月租、零漫游费等更实惠的服务,进一步压缩了自己的利润空间。

  监管

  电信诈骗遭遇立案难

  至于实名制之外的监管,虚拟运营商似乎能做的不多。比如,诈骗短信。邹学勇表示,虚拟运营商并不掌握用户的通信数据,数据内容还在三大运营商手中。

  一位产业分析师认为,指望三大运营商协助虚拟运营商监管是不现实的,三大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说直白点,就是供货商和分销商的上下游关系,分销商环节未按实名制操作出了问题,不可能让上游的企业来帮忙监管。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也表示,电信运营商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这样做。主管部门应当是工信部,其次诈骗发生以后,则是公安系统来负责,但实际立案也是很难的。 “刑法里面有一条,同一个电话被举报500次可以立案,但骗子电话都是打给不同地方的人、不同的运营商,大家即便举报也在不同地方的公安系统,如何能达到500次呢?工信部的做法是发送短信比较多的用户会限制,让它不能发短信 ,之前广东、福建一个省一年几十万用户被停掉。”付亮说。 一位TMT产业高级分析师表示,很多虚拟运营商不是走电信运营商的公网,他们很可能会走IP网这种线路,所以伪造起来更加容易。 上述分析师补充道:“在实名制实施的过程中,关键是如何去验证开卡人和其持有身份证是一致的。有些卖卡的渠道商,并不需要客户提供身份证,有的都可以为客户找到身份证进行登记。这对于违法犯罪的人来说,成本其实也很低的。”

  声音

  实名制难解决电信诈骗

 ≡于虚拟运营商,工信部8月26日已经发话要严管。这对于打击电信诈骗的功效,还有待时间考验。不过,骗子使用的诈骗电话号码,并不只是170/171号段。有统计信息显示,诈骗电话46%来自170、171号段,54%来自于其他号码。

  一名商家听说记者不愿接受170、171的号码,遂从柜台下面取出另一叠电话卡,称“来自正规运营商,不要身份证,卡片已经认证过了”,但需要每张卡额外加收30元。 同时,记者在淘宝网上也发现有大量商铺都提供非170、171号段的非认证卡。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电信诈骗并不会因为实名制就可以完全解决。由于电信通信是跨国连通的网路,堵住国内的170/171这类“便宜资费方案”的门号,只不过是提高了诈骗业者电话费用成本(改用国外、跨境的电信服务)。实施电信诈骗需要许多环节,成功的关键在支付管道,因此在金融机构、银行柜台、提款机更应该宣导电话诈骗的风险,减少民众根据诈骗集团的指示完成汇款的可能。 “作为虚拟运营商来说,他们的责任是完成实名登记,而不是监管电信诈骗。”该业内人士说道。 付亮也表示:“电信诈骗只要实施就一定有银行卡,银行卡实名登记比手机严格多了,手机实名制能解决这个吗?” 据澎湃新闻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7 21:55 , Processed in 0.18251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